愿求不毛田,亲筑长夜室
愿求不毛田,亲筑长夜室释义
【愿】《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又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又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又《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又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又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又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又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又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
【不毛】1.未加种植。《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2.不生植物。指荒瘠。《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何休注:“尧埆不生五穀曰不毛。”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宋王安石《收盐》诗:“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秦牧《土地》:“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3.毛色不纯。《公羊传·文公十三年》:“鲁祭周公,何以为牲?周公用白牡,鲁公用
【筑】《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竹。《說文》筑,以竹曲爲五絃之樂也。《釋名》筑,以竹鼓之筑柲之也。《風俗通》狀如瑟而大頭,安絃,以竹擊之,故名曰筑。顏師古曰:筑形似瑟而小,細項。《廣韻》筑似箏而十三絃。《史記·荆軻傳》高漸離擊筑,荆軻和而歌於市中。又《爾雅·釋言》筑,拾也。《註》謂拾掇。《疏》《金縢》云: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筑之。馬融云:起其木,指其禾。又《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音逐。《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筑陽縣。《註》筑音逐。《水經注》沔水南過筑陽縣東,筑水出自房陵東,過其縣。 《
【长夜】的夜。《楚辞·九章·悲回风》:“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晋陶潜《饮酒》诗之十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陈毅《野营》诗:“长夜无灯凝望眼,包胥心事发初华。”2.谓人死后埋于地下,永处黑暗之中,如漫漫长夜。三国魏曹植《三良》诗:“揽涕登君墓,临穴仰长嘆。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復还。”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东首塋园,即宫长夜。”唐白居易《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之二:“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
【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失。《說文》實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孔穎達曰》宮室通名。因其四面宆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又《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又宗廟曰世室。《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註》世室,宗廟也。又夫以婦爲室。《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又營室,星名。《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又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