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

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

诗句读音
原隰含幽蔼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uán xíhányōuǎi
岑岚入杳冥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cénlánrùyǎo míng

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释义

【原隰】与低湿之地。《书·禹贡》:“原隰厎绩,至于猪野。”《国语·周语上》:“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韦昭注:“广平曰原,下湿曰隰。”《汉书·货殖传序》:“於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种树畜养。”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诗:“山川勤远略,原隰軫皇情。”清戴名世《陈某诗序》:“家在郊野,村落环匝,原隰上下,云烟縹緲。”2.泛指原野。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於是驱马原隰,卷甲遄征。”宋王安石《得子固书因寄》诗:“重登城头望,喜气满原隰。”清魏源《次韵<前出塞>》之一:“星燧燎原隰,蚁壤

【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男切,音涵。《說文》嗛也。《廣韻》銜也。《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又《禮·月令》羞以含桃,先薦寢廟。《註》含桃,櫻桃也。《釋文》含,亦作函。一說鸎鳥所含,故亦名鸎桃。又《正韻》包也,容也。《易·坤卦》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又《文言》含萬物而化光。《書·盤庚》惟爾含德。又《後漢·梁鴻詩》麥含含兮方秀。《註》含含,麥盛貌。又《廣韻》《集韻》胡紺切,涵去聲。《廣韻》本作琀。《集韻》通作唅。《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疏》含,以玉實口也。《春秋·文五年》王使榮叔歸

【幽】《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正韻》於尤切,音呦。《說文》幽隱也。《易·履卦》幽人貞吉。《疏》幽隱之人,守道貞吉。《禮·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幽。《註》謂六合幽隱之處也。又《爾雅·釋詁》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記·樂書》極幽而不隱。又《玉篇》幽,深遠也。《易·繫辭》无有遠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无問遠之與近,及幽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詩·小雅》幽幽南山。《註》幽幽,深遠也。又《玉篇》幽,不明。《正韻》幽,闇也。《書·舜典

【蔼】《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蓋切,音靄。《玉篇》晻藹,樹繁茂貌。《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又《爾雅·釋訓》藹藹。《註》賢士盛多之容止。《詩·大雅》藹藹王多吉士。《傳》藹藹,濟濟也。又姓。《通志·氏族略》齊南海太守藹燠。又《韻會》倚亥切,音靉。草叢雜貌。又《韻補》叶音翳。《揚雄·羽獵賦》車騎雲會,登降闇藹。泰華爲旒,熊耳爲綴。

【岑】《廣韻》鋤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音涔。《說文》山小而高。《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明登天姥岑。《張衡·南都賦》幽谷嶜岑。《註》嶜岑,峻極貌。又國名。《正字通》周文王封異母弟燿之子渠爲岑子,今梁國有岑亭。又姓。望出南陽。《風俗通》古岑子國之後。後漢有岑彭,明岑義。又《集韻》牛錦切,吟上聲。崖岸也。《莊子·徐無鬼》未始離於岑。

【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含切,音婪。《說文》岢嵐,山名。近太原,有渥洼池,出良馬。又州名。本樓煩王所居,漢爲太原地,後魏置嵐州。又山氣烝潤也。《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夕曛嵐氣隂。《王維·送方尊師詩》夕陽彩翠忽成嵐。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杳冥】1.指天空,高远之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凤凰上击九千里,絶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唐魏朴《和皮日休悼鹤》:“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清卓尔堪《雪窦》诗:“拾级凌千仞,身疑入杳冥。”2.阴暗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奇幻儵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吕延济注:“杳冥,阴暗貌。”三国魏曹丕《感物赋》:“瞻玄云之蓊鬱,仰沉阴之杳冥。”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下一岭,丛山杳冥中,得村家。”3.犹渺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胶水》:“北眺巨海,杳冥无际,天际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