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岫千尖没,寒林一色新

远岫千尖没,寒林一色新

诗句读音
寒林一色新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hán línyī sèxīn
远岫千尖没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十一沒
拼音: yuǎn xiùqiānjiān2|4

远岫千尖没,寒林一色新释义

【寒林】林木。晋陆机《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唐王维《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宋范仲淹《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寿阳粧。”瞿秋白《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一色】1.单色;一种颜色。《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诗:“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峻青《烟墩》:“你站立墩上,凭堞远眺,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遥瞻那峰峦千里岚气迷蒙的群山。”2.一种;一类。《唐六典·户部尚书·金部郎中》:“开元二十年敕,以为﹝俸食﹞名目虽多,料数先定,既烦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后,合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望请命妇会於别殿;九部乐

【新】〔古文〕《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辛。《說文》取木也。又《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又姓。《晉語》新穆子。又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又《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

【远岫】峦。南朝齐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宋曾巩《池上即席送梁况之赴宣城》诗:“远岫烟云供醉眼,双谿鱼鸟付新诗。”明文徵明《病中怀吴中诸寺·天王寺寄南洲》诗:“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弔荒宫上小丘。”

【千】《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又《廣韻》漢複姓。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尖】《廣韻》《集韻》子廉切《韻會》《正韻》將廉切,音漸。《說文》楔也。本作櫼。《徐曰》謂簪也,也,从小下大,爲櫼字。今作尖,末銳也,小也。《杜甫·送張參軍赴蜀州詩》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又《韓愈·苦寒詩》萌芽夭勾尖。又《五代史》李崧言,鎭太原非石敬塘不可。敬塘深德之,曰:爲浮圖者,必合其尖,蓋欲崧始終成巳也。 玉尖,十尖,指也。《楊維楨詩》玉尖搦管蘸香雲。《又》十尖盡換紅鴉觜。又尖尖。《章孝標詩》還似天台新雨後,小峯雲外碧尖尖。

【没】〔古文〕歿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勃切,音歿。《說文》沈也。又盡也。《詩·小雅》曷其沒矣。《傳》沒,盡也。《疏》言不可盡服也。又過也。《禮·坊記》君子不以美沒禮。《疏》沒,過也。不可以財物豐多,華美其事,沒過於禮。又貪也。《晉語》不沒爲後。又乾沒。《史記·酷吏傳》張湯始爲小吏乾沒。《註》如淳曰:得利爲乾,失利爲沒。正義曰:乾沒,謂無潤澤而取他人也。又曰:陽浮慕爲乾,心內不合爲沒。又水名。《山海經》太水東南流,注于沒水。《水經注》作役水。又《孫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水曰沒,井曰烏沒,熟水曰泥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