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1896~1945)中国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郁文。
浙江富阳人。
1913年随兄赴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由于对中国古典文学浓厚的兴趣,又广泛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从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3年又完成第二本小说集《茑萝集》,震惊了文坛。
在此期间,曾参加《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的编务工作,并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任教。
1926年3月,去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事务。
1927年8月脱离创造社。
一度与鲁迅合作编辑《奔流》月刊。
1930年2月,参与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同年4月移杭州隐居,思想有些消沉。
1936年2月,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又重新振作,投入时代的洪流。
1937年,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末,赴南洋宣传抗日,任《星州日报》副刊编辑,并主编《华侨周报》。
1941年末,参加华侨文化界抗日工作。
日军逼近新加坡后,辗转到苏门答腊,以办酒厂为掩护,化名赵廉隐居,不久为占领印尼的日本宪兵胁迫去当翻译,因而了解到日军许多秘密罪行,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
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武吉丁宜近郊荒野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
郁达夫主要写作小说、散文和诗歌。
1928年起,自编《达夫全集》出版。
《全集》包括《寒灰集》、《鸡肋集》、《过去集》、《奇零集》、《敝帚集》、《薇蕨集》、《断线集》、《忏余集》共8卷,还编了《日记九种》、《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达夫自选集》、《达夫所译短篇集》、《徒然草》、《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及《闲书》等多种。
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早期小说创作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并且为一些后起的作家所仿效,在20年代形成以抒情笔调写小说的艺术流派。
他的散文表现出直抒胸臆的率真,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很有艺术魅力。
晚年则主要写旧体诗,抒发爱国情感。
他才华横溢,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是五四新文学健将,思想上属于激进的民主主义。
他的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小说、散文和诗歌,既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生活道路和曲折的创作历程,又表现出五四以后一个复杂而不平常的现代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郁达夫相关资料
感情生活 妻子和子女 郁达夫结过三次婚,三位夫人分别是:孙荃、王映霞、何丽有。此外,在新加坡时,还有一位同居情人李筱英。郁达夫共有子女11人,其中孙氏生育4人:郁龙儿、郁天民、郁黎民、郁正民;王氏生育5人:郁飞、郁静子、郁云、郁亮、郁荀;何氏生育2人:郁大亚、郁美兰。 原配孙荃 郁达夫的原配孙荃在当时是乡间少有的才女,读过一些诗词,在郁达夫… 详细介绍
英勇牺牲 1945年的8月29日,也就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两周,郁达夫没有迎来凯旋的欢呼,却迎来了他的噩耗。那晚8时许,郁达夫正在家中与几位朋友聊天,忽然有一个土著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郁达夫随即回到客厅,与朋友打个招呼就出去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回来。1985年9月27日,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之事已从日本学者铃… 详细介绍
文学主张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 详细介绍
郁达夫的热门古诗
【秋兴】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癸丑夏夜登东鹳山】
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
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
远岸渔灯聚,危窠宿鸟稀。
更残万籁寂,踏月一僧归。
1913年
【钓台题壁】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过岳坟有感时事】
北地小儿贪逸乐,南朝天子爱风流。
权臣自愿成和议,金虏何尝要汴州!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
饶他关外童男女,立马吴山志竟酬。
【槟城杂感】
故园归去已无家,
传舍名留炎海涯。
一夜乡愁消未得,
隔窗听唱后庭花。
193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