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

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

诗句读音
殷宗谅暗中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yīn zōngliàng àn1|4
虞帝南巡后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四十五厚
拼音: yúdìnán xúnhòu

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释义

【殷宗】殷人的宗祀。指殷朝。《楚辞·离骚》:“后辛之葅醢兮,殷宗用而不长。”2.谓殷代先王。指盘庚。汉班固《东都赋》:“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3.谓殷代先王。指武丁。《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下》:“昧旦思求,想遇师辅,虽殷宗之梦板筑,罔以加也。”唐岑参《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明张居正《文华殿对》:“念终始典於学,期迈殷宗。”汉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虞】〔古文〕吳《唐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愚。《說文》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于身,仁獸,食自死之肉。《詩·周南》吁嗟乎騶虞。又度也。《書·大禹謨》儆戒無虞。《左傳·桓十七年》疆埸之事,愼守其一,而備其不虞。又安也。《儀禮·士虞禮註》士旣葬其父母,迎精而返,日中而祭之于宮以安之。又誤也。《詩·魯頌》無貳無虞,上帝臨女。《疏》言天下歸周,無有貳心,無有疑誤。又備也。《晉語》衞文公有郉翟之虞。又樂也。《孟子》霸者之民,驩虞如也。《趙岐註》霸者行善民,恩澤暴見易知,故民驩虞樂之也。又《博雅》助也,望也,擇

【帝】〔古文〕《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諦。《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又諡法。《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又上帝

【南巡】南方。《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宋书·文帝纪》:“昔汉章南巡,加恩元氏。”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朱成公扈驾南巡,给舆后,遂赐常乘。”清王士禛《过汜光湖怀古》诗:“如何万乘尊,南巡来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