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夏五月,郁攸煽京畿
越在夏五月,郁攸煽京畿释义
【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通“鬱”。清林则徐《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参见“鬱攸”。1.火气,火焰。《左传·哀公三年》:“济濡帷幕,鬱攸从之,蒙葺公屋。”杜预注:“鬱攸,火气也。”一说为救火器具。宋苏轼《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莫雨侵重膇,晓烟腾鬱攸。”明李东阳《弘治乙未六月孔庙灾送李学士奉诏祭告》诗:“鬱攸从何来?歘忽乘高冥。”2.火灾。宋何薳《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郡官曰:‘张道人何知鬱攸之事,而须呼之也?’”元顾瑛《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平生万卷书,怒焚遭
【京畿】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遂建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北齐书·封述传》:“迁世宗大将军府从事中郎,监京畿事。”明沉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寓京畿委巷,涤器壚旁,招商来往。”《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借口义和,联军麕聚,锋鋭所向,既已蹂躪京沽,喋血京畿。”汉
【越】〔古文〕《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粵。《說文》度也。《玉篇》踰也。《易·繫辭傳》雜而不越。《註》各得其序,不相踰越。《禮·曲禮》戒勿越。《疏》戒愼毋得踰越。又《書·太甲》無越厥命。《傳》越,墜也。《左傳·僖八年》恐隕越於下。《註》隕越,顚墜也。又於也。《書·高宗》越有雊雉。《傳》越,於也。《詩·風》越以鬷邁。《傳》越,於也。又遠也。《書·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註》越,遠也。又瑟下孔爲越。《儀禮·鄕飮酒禮》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註》越,瑟下孔也。《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按《儀禮》《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夏五】残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论乐府》:“中间岂无陶阴之误,夏五之脱。”参见“夏五郭公”。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