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膏正滴沥,瑶草多艹丰茸

玉膏正滴沥,瑶草多艹丰茸

诗句读音
玉膏正滴沥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ù gāozhèng|zhēngdī lì
瑶草多艹丰茸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áo cǎoduōǎofēng róng

玉膏正滴沥,瑶草多艹丰茸释义

【玉膏】脂膏,古代传说中的仙药。《山海经·西山经》:“丹水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饗。”郭璞注引《河图玉版》:“少室山,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明无名氏《金雀记·定婚》:“天臺有路通蓬岛,絶胜裴航碾玉膏。”2.喻美酒。宋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银鯽堆盘荇菜鲜。”3.喻冰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滴沥】1.流滴。汉杜笃《首阳山赋》:“青罗落漠而上覆,穴溜滴沥而下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涢水》:“穴中多钟乳,凝膏下垂,望齐冰雪,微津细液,滴沥不断。”唐孟郊《秋怀》诗:“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泉自石出,四时滴沥。”2.圆润明丽貌。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甘露濛濛似雾,著草木则滴沥如珠。”元乔吉《沉醉东风·倩人扶观璚华》曲:“珠滴沥寒凝碧粉,玉瓏璁暖簇香云。”元柯丹邱《荆钗记·遐契》:“秋波滴沥,云鬟轻盈。”3.象声词。水下滴声。唐周彻《尚书郎上直闻春漏》诗:“滴

【瑶草】1.传说中的香草。汉东方朔《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唐李贺《天上谣》:“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鲁迅《坟·杂忆》:“我当时的意思……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华国的艺苑。”2.泛指珍美的草。《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吕向注:“瑶草、玉树,皆美言之。”金元好问《春风来》诗:“春风来时瑶草芳,緑池珠树宿鸳鸯。”明袁中道《武当》诗之二:“秦敦汉鼎存肤骨,瑶草琼枝作鬘鬟。”3.被雪覆盖的草。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艹】《唐韻》采老切《正韻》采早切,音草。百卉也。《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艸茅之臣。《說文》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廣韻》艸,篆文。隷變作艹。 《集韻》直列切,音徹。草初生貌。

【丰茸】茂盛。汉司马相如《长门赋》:“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唐李德裕《忆药苗》诗:“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宋欧阳修《山中之乐赋》:“荫长松之蓊蔚兮,藉纤草之丰茸。”2.指繁茂的草木。明汤显祖《南柯记·宫训》:“寒餘窈窕深闺晚,暖至丰茸别洞春。”3.美好。唐王勃《采莲归》诗:“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4.浓郁。唐温庭筠《台城晓朝曲》:“博山镜树香丰茸,褭褭浮航金画龙。”5.犹言华茂。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浩然》:“其诗文采丰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近。”草木丰盛茂密貌。宋宋祁《右史院蒲桃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