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皇以乡,无声无臭
更新时间: 2025-10-17 18:58 出自古诗: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于皇以乡,无声无臭释义
【无声无臭】1.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常形容天道、神意幽微玄妙,难以直觉感知。《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唐魏徵《五郊乐章·雍和》:“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佑。”清恽敬《读<孟子>一》:“性、道、教无可言而归之命,命无可言而归之天,天无可言而归之无声无臭矣。”2.形容默默无闻。《孽海花》第十七回:“先几个月风声很紧,后来慢慢懈怠,竟无声无臭起来。”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三:“‘五一’,在康泽主持下,无声无臭地渡过了。”秦牧《花城·青春的火焰
【于皇】。用于赞美。《诗·周颂·武》:“於皇武王,无竞维烈。”汉班固《灵台》诗:“屡惟丰年,於皇乐胥。”晋潘岳《关中》诗:“於皇时晋,受命既固。”宋叶适《祭史太师文》:“於皇孝宗!庙祏既祔;四海恫瘝,三年縞素。”2.借指帝王。《晋书·江逌传》:“建灵臺,浚辟雍,立宫馆,设苑囿,所以弘於皇之尊,彰临下之义。”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