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

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

诗句读音
于兹二十年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ú zīèrshí nián
与君阔松石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ǔ|yù|yújūnkuòsōng shí

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释义

【于兹】1.在此。《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孔传:“言祖乙已居於此。”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残珠剩玉,沦没渊海,能亡三嘆?因识其目于兹云。”2.于今,至今。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晋潘岳《怀旧赋》:“不歷嵩丘之山者,九年于兹矣。”唐韩愈《祭侯主簿文》:“我狎我爱,人莫与夷,自始及今,二纪于兹。”3.当今,今世。《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浹乎于兹。”颜师古注:“于兹,犹言今兹也。”吁嗟;叹息。汉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

【二】〔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又巽二,風神名。又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字上下畫均齊。上畫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長作二字,非。貳。二。漢典考證:〔《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松石】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唐宋之问《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唐李白《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李德裕在洛阳南置平泉庄。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2.借指山林。唐宋之问《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3.松的化石。宋沉括《梦溪笔谈·异事》:“婺州金华山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附录﹞引苏颂曰:“今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