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终年对离别
诗句 | 读音 |
---|---|
玉枕终年对离别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ù zhěnzhōng niánduìlí bié |
与君形影分胡越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ǔ|yù|yújūnxíngyǐngfēn|fènhú yuè |
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终年对离别释义
【玉枕】1.玉制或玉饰的枕头。亦用作瓷枕、石枕的美称。《晋书·王澄传》:“澄左右有二十人,持铁马鞭为卫,澄手甞捉玉枕以自防,故敦(王敦)未之得发。”唐胡曾《车遥遥》诗:“玉枕夜残鱼信絶,金鈿秋尽雁书遥。”宋李清照《醉花阴》词:“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明陈子龙《少年游·春情》词:“玉枕寒深,冰綃香浅,无计与多情。”2.指玉枕骨。《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天纲曰:‘马侍御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富贵不可言。’”3.见“玉枕穴”。
【终年】1.全年;一年到头。《墨子·节用上》:“久者终年,速者数月。”唐顾况《洛阳早春》诗:“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宋苏轼《策别八》:“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终年而不获。”鲁迅《书信集·致山本初枝》:“近来我几乎终年为孩子奔忙。但既已生下,就要抚育。”2.尽其天年。《后汉书·陈龟传》:“老者虑不终年;少壮惧於困戹。”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方欲闭门却扫,养拙以终年。”《水浒传》第五一回:“宋江宛曲把话来説雷横上山入伙,雷横推辞老母年高,不能相从,‘待小弟送母终年之后,却来相投。’”3.
【对】《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碓。《說文》應無方也。本作。《爾雅·釋言》對,遂也。《疏》遂者,因事之辭。《廣韻》答也。《增韻》揚也。《詩·大雅》以對于天下。《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又《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註》離席對也。又次對,轉對。《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又當也,配也。《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又對簿。《史記·李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楚辞·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唐陆龟蒙《离别》诗:“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这个‘别’字不是好字眼,或者主离别。”巴金《新生·一个人格的成长》:“我这时候突然觉得离别并不是可悲的事情了。”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影】《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英上聲。《廣韻》形影。《集韻》物之隂影也。《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傳》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列子·天道篇》形動不生形而生影。《顏氏家訓》《書·大禹謨》曰:惟影響。《周禮·地官·大司徒》土圭測影,《孟子》曰圖影失形,《莊子·齊物論》云罔兩問影,如此等尤當爲光景之景。凡隂景者,因光而生,故卽謂爲景。《淮南子·天文訓》呼爲景柱。《廣雅》晷柱,挂景。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
【分】《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又《增韻》裂也,判也。又《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又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又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又《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又《唐韻》扶問切
【胡越】越。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汉邹阳《上书吴王》:“臣闻秦倚曲臺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人不犯,兵加胡越。”宋司马光《言施行封事上殿札子》:“汉武帝详延特起之士,待以不次之位,终获其用,威加胡越。”清姚鼐《咏古》之二:“秦皇服胡越,六合归悬衡。”后亦泛指异族。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而听该酋置馆,杂居齐齿,胡越横行輦轂,羌夷布满街衢,自古及今,实所未闻。”2.胡地在北,越在南,比喻疏远隔绝。《淮南子·俶真训》:“六合之内,一举而千万里。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高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