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释义
【玉醴】。汉扬雄《太玄赋》:“茹芝英以御饿兮,饮玉醴以解渴。”三国魏嵇康《琴赋》:“涓子宅其阳,玉醴涌其前。”宋苏轼《参寥得智果院分韵得心字》诗:“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遂名参寥泉,可濯幽入襟。”明王洪《麒麟赋》:“游於山则象车垂钩,丹芝敷荣;饮於水则玉醴流香,玄珠夜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蜜液,道家谓之金浆玉体。”2.传说中的仙药。晋葛洪《抱朴子·金丹》:“朱草状似小枣……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便立可丸如
【浮金】相传一种轻质的金属。《太平广记》卷二九引汉郭宪《洞冥记》:“汉武帝起招仙阁於甘泉宫西偏。其上悬浮金轻玉之磬。浮金者,自浮於水上;轻玉者,其质贞明而轻。”晋王嘉《拾遗记·颛顼》:“﹝顓頊﹞有浮金之鐘,沉明之磬,以羽毛拂之则声振百里。”2.水面闪耀光芒。多指水面反射出的日光或月光。隋江总《芳林园天渊池铭》序:“晓川漾璧,似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轮之驰水府。”唐杜牧《金陵》诗:“风清舟在鑑,日落水浮金。”典
【菊】《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鞠。《爾雅》蘜,治蘠也。《郭註》今之秋華菊。《禮·月令》鞠有黃華。《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又水名。《水經注》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礀山芳菊谿。又《韻補》訣力切。《賈島詩》九日不出門,十日見黃菊。灼灼耀繁英,美人無消息。《集韻》亦作蓻。漢典考證:〔《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說文》蘜,治牆也。《郭註》今之秋華菊。《禮·月令》蘜有黃華。〕 謹按郭註係爾雅之註,今改說文爲爾雅。照原文牆字改蘠字。月令蘜字改鞠字。古作蘜之下增鞠字。 考證:〔《唐韻》《
【云亭】云云、亭亭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南朝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之一:“车书今已共,愿奏云亭仪。”隋薛道衡《隋高祖颂》:“坛场望幸,云亭虚位。”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公乎来入相,皇欲驾云亭。”2.即云亭山人。清孔尚任自号云亭山人。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云亭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1.对亭子的美称。唐鲍溶《隋帝陵下》诗:“白露沾衣隋主宫,云亭月馆楚淮东。”唐李群玉《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诗:“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酬嘲·罗隐对》:“隐(
【敞】《廣韻》昌兩切《集韻》《韻會》齒兩切,音廠。《說文》平治高土,可以遠望也。《史記·淮隂侯傳》行營高敞地。《前漢·郊祀志》處險不敞。《註》師古曰:言其阻阸不顯敞也。《張衡·南都賦》體爽塏以閒敞。《註》倉頡篇曰:敞,高顯也。又《史記·司馬相如傳》敞罔靡徒。《註》敞罔,失容也。又《類篇》一曰開也。又露也。又《集韻》恥孟切,音牚。拒也。又除更切。磨也。《玉篇》磨光也。
【玳】《集韻》待戴切,音代。瑇瑁也。《玉篇》俗以瑇瑁作玳瑁。《異物志》如龜,生南海。大者如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將作器,則煮其鱗,如柔皮。《漢·鐃歌》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范雲贈張謖詩》儐從皆珠玳。
【筵】《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說文》竹席也。《周禮·春官》司几筵下士二人。《註》筵亦席也。鋪陳曰筵,藉之曰席。筵鋪于下,席鋪于上,所以爲位也。《釋名》筵,衍也。舒而平之,衍衍然也。《詩·小雅》賔之初筵。《箋》筵,席也。《正字通》經筵,王者講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