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为卫兮虹霓为旗,凤凰左右扰伏蛟螭
诗句 | 读音 |
---|---|
凤凰左右扰伏蛟螭 | 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fèng huángzuǒyòurǎofújiāo chī |
羽林为卫兮虹霓为旗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七之 拼音: yǔ línwéi|wèi4xīhóng níqí |
羽林为卫兮虹霓为旗,凤凰左右扰伏蛟螭释义
【凤凰】亦作“凤皇”。1.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羽毛五色,声如箫乐。常用来象征瑞应。《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唐韩愈《与崔群书》:“凤皇、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2.车名。以凤凰为车饰,故名。《汉书·扬雄传上》:“於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翳华芝。”颜师古注:“凤皇者,车以凤皇为饰也。”3.琴名。《西京杂记》卷五:“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鸞古贤列女之象。”4.泛指美琴。唐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醉客霑鸚鵡,佳人指凤
【左】《唐韻》《正韻》臧可切《集韻》《韻會》子我切,音。《增韻》左右定位。左,右之對,人道尚右,以右爲尊。《禮·王制》男子由右,婦人由左。《史記·文帝紀》左賢右戚。《註》韋昭曰:左猶高,右猶下也。又《增韻》手足便右,以左爲僻,故凡幽猥,皆曰僻左。《前漢·諸侯王表》作左官之律。《註》師古曰:左官猶言左道。僻左,不正也。漢時依古法,朝廷之列以右爲尊,故謂降秩爲左遷。佐諸侯爲左官也。《韻會》策畫不適事宜曰左計。又《正韻》左,戾也。又乗車尚左。《禮·曲禮》祥車曠左。《疏》曠,空也。車上貴左,僕在右,空左以擬神也。又吉尚
【右】《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峟。與祐佑通。《說文》助也。《爾雅·釋詁》右,導也,勴也,亮也。《書·益稷》予欲左右有民。《註》左音佐。《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詩·大雅》保右命爾,燮伐大商。又左之對也。《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禮·少儀》贊幣自左,詔辭自右。《註》立者尊右。又上也。《前漢·公孫弘傳》守成上文,遭遇右武。《註》師古曰:右亦上也。又《循吏傳》文翁以爲右職。《註》師古曰:右職,縣中高職也。又强也。《後漢·明帝紀》無令豪右,得固其利。又官名。《周禮·夏官》司右
【扰】《玉篇》于救切,音宥。福也。◎按《說文》字,重文作抭。《正字通》牽引扰字,謂與揄通,改周禮爲舂扰,誤。(擾)《唐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繞。《說文》煩也。《廣韻》亂也。《書·胤征》俶擾天紀。《前漢·曹參傳》以齊獄市爲寄,愼勿擾也。又馴也,順也,安也。《書·臯陶謨》擾而毅。《註》馴擾而果毅。又《周官》司徒掌邦敎,敷五典,擾兆民。《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佐王安擾邦國。《註》擾亦安也。言饒衍之。又《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畜宜六擾。《註》馬牛羊豕犬雞。《疏》六擾,與爾雅六畜,周禮六牲,一
【蛟螭】犹蛟龙。亦泛指水族。汉扬雄《羽猎赋》:“探巖排碕,薄索蛟螭。”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倚天长剑泣蛟螭,那怕金垒汤池。”章炳麟《印度人之观日本》:“日本文化安所受之?儒书文艺近取支那,佛教乃自印度迆入,无二国者,日本则终古为蛟螭蜃蛤耳。”参见“蛟龙”。2.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蛟螭露笋簴,縞练吹组帐。”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3.指形似蛟龙的拐杖。唐韩愈《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明李
【羽林】1.星名。《史记·天官书》:“北宫玄武,虚、危……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张守节正义:“羽林四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垒壁南,天军也。”唐杨炯《浑天赋》:“羽林之军,所以除暴乱;垒壁之阵,所以备非常。”宋晁冲之《古乐府》:“大星何歷歷,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2.禁卫军名。汉武帝时选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宿卫建章宫,称建章营骑。后改名羽林骑,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一说象天文羽林星,主车骑。隋以左右屯卫所领兵为羽林。唐置左右羽林军。元羽林将军为扈从执事官。明
【卫】《正字通》俗衞字。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虹霓】见“虹蜺”。
【旗】《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釋名》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其下也。《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爲旗。《又》師都建旗。《註》畫熊虎者,鄕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又《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註》旗,表也。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註》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爲旌表。又姓。《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又與箕同。《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