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銮重岭应,缇骑薄云迎

玉銮重岭应,缇骑薄云迎

诗句读音
缇骑薄云迎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tí qíbáo|bó|bòyúnyíng
玉銮重岭应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ù luánzhòng lǐng1|4

玉銮重岭应,缇骑薄云迎释义

【缇骑】1.穿红色军服的骑士。泛称贵官的随从卫队。汉执金吾下有缇骑二百人。《后汉书·百官志四》:“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緹骑二百人。”王先谦集解引李祖楙曰:“《説文》:‘緹,帛丹黄色。’盖执金吾骑以此帛为服,故名。”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黄河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2.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如明代锦衣卫校尉,清代步军衙门番役等。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緹骑按剑而前。”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三山街,緹骑狠,骤飞来,似鹰隼。”柯灵《<阿英散文选>序》:“例如题为《流离》的

【薄】《唐韻》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註》草叢生曰薄。又簾也。《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索隱曰》織蠶薄也。又厚薄。又少也。《詩·周南》薄澣我衣。又聊也。《詩·周南》薄言采之。又輕也。《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又嫌也。《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又《揚子·方言》勉也。秦晉曰釗,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又《博雅》薉也。又集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又《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又被也。《

【云】《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又云云:衆語也

【迎】《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音。《說文》逢也。《增韻》逆也,迓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覽訓》不將不迎。《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又逆數也。《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又《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去聲。《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詩·大雅》親迎于渭。又叶吾郞切,音昂。《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又叶元具切,音遇。《屈原

【玉銮】车铃的美称。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察之上代,则奚期吉甫之徒鸣玉鑾於前;视之中古,则相如王褒之属驰金羈於后。”唐张籍《车逍遥》诗:“愿为玉鑾繫华軾,终日有声在君侧。”2.指仙佛或天子的车驾。南朝梁沉约《和竟陵王游仙》之一:“夭矫乘絳仙,螭衣方陆离。玉鑾隐云雾,溶溶纷上驰。”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玉鑾徐动,金轮晓庄,紫虬翼軑,緑驥腾驤。”唐钱起《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玉鑾登障远,云輅出花迟。”清纳兰性德《曲阜》诗:“万骑新过五父衢,玉鑾停御璧池初。”典

【重岭】起伏的山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羣山叠秀,重岭干霄。”唐张说《华巅应制》诗:“玉凿重岭应,緹綺薄云迎。”典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