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元自好,喉舌向来清
| 诗句 | 读音 |
|---|---|
| 喉舌向来清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hóu shé4láiqīng |
| 羽毛元自好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yǔ máoyuán zìhǎo|hào |
羽毛元自好,喉舌向来清释义
【喉舌】掌握机要、出纳王命的重臣。后亦以指尚书等重要官员。《诗·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喉舌。”《后汉书·李固传》:“尚书亦为陛下喉舌。”宋梅尧臣《闻临淄公薨》诗:“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萧匡。”清昭槤《啸亭杂录·折子》:“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摺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2.指口才;言辞。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昔魏史称朱异有口才,挚虞有笔才,故知喉舌翰墨,其辞本异。”胡国梁《辛亥广州起义别记》:“﹝我们﹞费了许多的喉舌,才能恢复侨胞的信仰和得到其赞助。”3.喻代言者。刘少奇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
【羽毛】1.鸟兽的毛。《墨子·非乐上》:“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流羽毛之威蕤,垂环玭之琳瑯。”李善注:“言宫室以羽毛为饰。”唐罗隐《绣》诗:“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宋陆游《黄鸦吟》:“羽毛不足辱弹射,滋味不足登俎豆。”清吴伟业《题二禽图》诗:“欲笑雪衣贪玉粒,羽毛憔悴闭雕笼。”徐迟《火中的凤凰》:“他不知道,这并不是那火中的新生的凤凰。并不是,并不是!至多只是它的一根羽毛罢了。”2.鸟兽的代称。汉祢衡《鹦鹉赋》:“虽同族於羽毛,固殊智而异心。”唐孟球
【元自】犹言原本,本来。唐杜甫《伤春》诗之二:“鬢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明李贽《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金人元自识人。”
【好】〔古文〕《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又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又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又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