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岩嶂起,瀑布水潺潺

云从岩嶂起,瀑布水潺潺

诗句读音
云从岩嶂起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yún cóngyán zhàngqǐ
瀑布水潺潺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pù bùshuǐchán chán

云从岩嶂起,瀑布水潺潺释义

【云从】1.语出《诗·齐风·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云。”后用“云从”比喻随从之盛。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连国云从,宏论风行。”宋刘过《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嫁女》:“粉黛云从,酒胾雾霈,玉椀金甌,光映几案。”2.借指随从者。唐黄滔《周以龙兴赋》:“遂使盟津契会,此时莫愧於云从;羑里栖迟,昔日何伤於鱼服。”

【岩嶂】“巖鄣”。亦作“巖障”。直如屏障的高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水有二源,一水出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巖嶂高险,不通轨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今汝水西出鲁阳县之大盂山黄栢谷,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嶇。”《南齐书·州郡志》:“夷獠丛居,隐伏巖障。”唐李群玉《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诗:“巖嶂随高步,琴尊奉胜游。”宋陆游《入蜀记》卷三:“西望群山靡迤,巖嶂深秀,宛如吾庐。”典

【瀑布】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瀑布飞梁,悬河注壑,漰湍十许丈。”宋苏轼《舟中听大人弹琴》诗:“风松瀑布已清絶,更爱玉珮声琅璫。”《水浒传》第一回:“瀑布斜飞,藤萝倒掛。”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一章:“霍然,一个炮弹落在近处,激起的水柱像瀑布一般劈头盖脸地打下来,灌到人们的脖子里。”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潺潺】1.水流貌。三国魏曹丕《丹霞蔽日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明王錂《春芜记·宴赏》:“看霏霏山抹微云,更潺潺水遶孤村。”冰心《寄小读者》十四:“如今呢……过的是水的生活,自在的潺潺流走。”2.流水声。唐孟郊《吊卢殷》诗:“百泉空相吊,日久哀潺潺。”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游者入门,即闻水声潺潺。”周立波《扫盲志异》:“五月里的一个晚上,大雨才停。涨了水的山溪潺潺地喧闹。”3.形容雨声。唐柳宗元《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诗:“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明高启《四月朔日休沐雨中》诗:“送春风雨苦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