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色洗尘沙,幽姿出藜莠

玉色洗尘沙,幽姿出藜莠

诗句读音
幽姿出藜莠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ōu zīchūlí yǒu
玉色洗尘沙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ù sèxǐ|xiǎnchén shā

玉色洗尘沙,幽姿出藜莠释义

【幽姿】态。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唐白居易《画竹歌》:“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明唐寅《惜梅赋》:“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藜莠】藜和莠。泛指野草。《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唐杜甫《枯棕》诗:“念尔形影乾,摧残没藜莠。”宋陆游《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犹鬼啸狐嗥于藜莠瓦砾中。”

【玉色】颜色。《南史·夷貊传上·海南诸国》:“晋义熙初,始遣使献玉像,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洁润,形制殊特。”宋戴复古《题郑宁夫<玉轩诗卷>》诗:“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百禄取来逐件一看,看那(玉笔管)玉色是几百年出土之物。”2.比喻容色不变。《礼记·玉藻》:“戎容暨暨……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郑玄注:“色不变也。”孔颖达疏:“玉色者,军尚严肃,故色不变动,常使如玉也。”3.比喻坚贞的操守。《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王逸注:“淫,润也。

【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說文》洒足也。《史記·高祖紀》使兩女子洗足。又潔也。《書·酒誥》自洗腆致用酒。又姑洗,律名。《周語》姑洗所以修百物,考神納賔。《白虎通·五行論》洗者,鮮也。又姑洗,鐘名。見《左傳·定四年》。又洗馬,官名。又姓。又《廣韻》《集韻》《韻會》先禮切《正韻》想禮切,音姺。與洒同。滌也。《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又承水器也。《儀禮·士冠禮》設洗于東榮。又石名。《山海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下多洗石。又洗手,花名。《楓窻小牘》雞冠花,汴人謂之洗手花。漢典考證

【尘沙】1.尘埃与沙土。汉蔡琰《胡笳十八拍》:“疾风千里兮吹尘沙。”元虞集《城东观杏花》诗:“緑水满沟生杜若,暖云将雨少尘沙。”李季《玉门儿女出征记》诗十七:“寒流随风漫大地,午夜里风怒号飞卷尘沙。”2.喻污浊,战乱。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遥望天寿山,犹在浮云间。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蔡有守《送陈树人居若明之日本》诗:“乡邦回首尘沙恶,一往夷嵎欲几年。”3.犹尘世。宋梅尧臣《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宋王安石《蒙城清燕堂》诗:“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