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虽独存,反观亦如幻

余生虽独存,反观亦如幻

诗句读音
余生虽独存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三魂
拼音: yú shēngsuīdúcún
反观亦如幻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韵脚:去三十一襇
拼音: fǎn guānyìrú4

余生虽独存,反观亦如幻释义

【余生】1.犹残生。指晚年。南朝宋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餘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唐白居易《祭弟文》:“尔塋之东,是吾他日归全之位;神纵不合,骨且相依,岂恋餘生?愿毕此志。”巴金《随想录·人民友谊的事业》:“倘使问起我这次访问的最大收获,我的回答便是:让我也把这余生献给人民友谊的事业。”2.幸存的性命。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餘生幸已多,矧迺值明德。”《新唐书·刘黑闼传》:“我不以餘生为王復讎,无以见天下义士!”清黄遵宪《潮州行》诗:“虎口脱餘生,惊喜泣相语。”漢

【虽】〔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又《玉篇》推也。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漢典考證:〔《註》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

【独】《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說文》犬相得而。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又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又獨,獸名。詳前字註。又《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又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又《廣韻》複姓有獨

【存】〔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音蹲。《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易·繫辭》成性存存。《孟子》操則存,舍則亡。《禮·祭義》致愛則存。《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又《說文》恤問也。《禮·王制》八十月告存。《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又《月令》養幼少,存諸孤。又省也。《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又叶昨先切,音前。《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又叶匠鄰切,音秦

【反观】唯心的认识论。离开自己的感官和实践,用所谓心和理去观察世界。宋邵雍《观物内篇》十二:“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於其间哉?”2.犹反省。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特以‘毋自欺’三字,示以警省反观之法。”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幻】〔古文〕《集韻》胡慣切,音患。《說文》从反予,相詐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又《廣韻》化也。《金剛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又《增韻》幻,妖術也。或作眩。《前漢·張騫傳》犛靬眩人。《註》眩,讀與幻同。卽今吞刀吐火,植瓜種樹,屠人截馬之類皆是也。又《唐韻》《集韻》胡辨切,音莧。義同。又叶熒絹切,音院。《陸機·刻漏賦》來像神造,去猶鬼幻。因勢相引,來靈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