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熏罗荐嫌龙脑,须为寻求石叶香
诗句 | 读音 |
---|---|
欲熏罗荐嫌龙脑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ùxūn|xùnluó jiànxiánlóng nǎo |
须为寻求石叶香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xūwéi|wèixún qiúshí yèxiāng |
欲熏罗荐嫌龙脑,须为寻求石叶香释义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薰。《說文》本作。《玉篇》本作。《類篇》隷作熏。《說文》火煙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象也。《玉篇》熱也。《廣韻》火氣盛貌。同燻。《詩·豳風》穹窒熏。又《大雅》憂心如熏。《傳》熏,灼也。《釋文》熏,本又作燻。《周禮·秋官·翦氏》以莽草熏之。又《詩·大雅》公尸來止熏熏。《傳》熏熏,和悅也。《箋》熏熏,坐不安之貌。《釋文》熏,說文作醺。醉也。又《蔡邕·釋誨》下獲熏胥之辜。《註》謂相熏烝得罪也。又《呂氏春秋》東南曰熏風。又《後漢·趙壹傳》陟遂與言談,至熏夕,極歡而去。又通
【罗荐】席褥。唐刘禹锡《秦娘歌》:“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宋周邦彦《玲珑四犯》词:“夜深偷展香罗荐。暗窗前、醉眠葱蒨。”汉
【嫌】《廣韻》戸兼切《集韻》《韻會》賢兼切《正韻》胡兼切,協平聲。《說文》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禮·曲禮》禮者,所以定親疎,决嫌疑也。《又》禮不諱嫌名。《後漢·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 《集韻》或作慊。
【龙脑】亦作“龙瑙”。1.即龙脑香树。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於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参见“龙脑香树”。2.即龙脑香。用硝酸氧化时,变化为樟脑。医药上用做强心剂和清凉剂。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看笼不记薰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鬚。”《敦煌曲子词·内家娇》:“浑身掛异种罗裳,更薰龙瑙香烟。”3.即龙脑菊。宋刘蒙《菊谱·龙脑》:“龙脑一名小银臺……香气芬烈,甚似龙脑。”参见“龙脑菊”。
【寻求】寻找探求;追求。《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朱子语类》卷七三:“看《易》不当更去卦爻中寻求道理。”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呐喊>捷克译本序言》:“我们都走过艰难的道路,现在还在走--一面寻求着光明。”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有人寻求清代小学发达的原因,以为清儒躲避现实,走向考据。这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石叶】名。晋王嘉《拾遗记·魏》:“道侧烧石叶之香,此石重迭,状如云母,其光气辟恶厉之疾。”明高道素《上元赋》:“莫不焚石叶之香,设麟文之席。”清曹寅《西池集饮喜晤陈心简》诗:“石叶新妆女,儂音白项儿。”典
【香】〔古文〕《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鄕。《玉篇》芳也。《正韻》氣芬芳。《書·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又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又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又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