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

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

诗句读音
鱼钥兽环斜掩门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yú yuèshòu huánxié yǎnmén
萋萋芳草忆王孙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qī qīfāng3yì wáng sūn

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释义

【鱼钥】。南朝梁简文帝《秋闺夜思》诗:“夕门掩鱼钥,宵牀悲画屏。”宋欧阳修《清明赐新火》诗:“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清黄遵宪《夜渡苏彝士河》诗:“云歛天高暑渐清,沉沉鱼钥夜三更。”

【兽环】1.兽头形铺首衔着的门环。前蜀赵光远《题妓莱儿壁》诗:“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明王錂《春芜记·说剑》:“俺待将龙剑相投,只索把兽环频叩。”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2.指门。宋陈允平《醉桃源》词:“兽环微掩是谁家,琐窗金绣纱。”元黄水村《解连环·春梦》词:“屏里吴山,又依约兽环半掩。”清洪昇《长生殿·絮阁》:“我着牀傍枕佯推睡,你索把兽环开了。”

【斜掩】半掩。唐温庭筠《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斜掩朱门花外鐘,晓鶯时节好相逢。”前蜀薛昭蕴《谒金门》词:“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宋张炎《烛影摇红·隔窗闻歌》词:“欲寻无处,暗掐新声,银屏斜掩。”

【门】《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音捫。《說文》聞也。从二戸,象形。《玉篇》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戸,在區域曰門。《博雅》門,守也。《釋名》捫也。言在外爲人所捫摸也。《易·同人》同人于門。《註》心無係吝,通夫大同,出門皆同,故曰同人於門也。《書·舜典》賔于四門,四門。《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

【萋萋】茂盛貌。《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毛传:“萋萋,茂盛貌。”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歷歷汉阳树,芳草萋萋鸚鵡洲。”明何景明《平夷》诗之一:“滇南八月中,緑林何萋萋。”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2.云行弥漫貌。《诗·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唐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诗之九:“萋萋巫峡云,楚客莫留恩。”清沉炯《题听松山人雨蕉书屋图》诗:“卷图烈日忽遮藏,天半萋萋野云起。”3.华丽貌。晋潘岳《藉田赋》:“袭春服之

【芳】《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漢典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忆王孙】名。唐孙棨《北里志》谓天水光远以诗题杨莱儿室,有“萋萋芳草忆王孙”句。宋秦观《忆王孙》词,全用其句,因以为名。又名《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蛾眉》、《阑干万里心》、《怨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亦有双调,五十四字,仄韵,见《复雅歌词》。参阅《词谱》卷二。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北曲仙吕宫又有《一半儿》,与此曲相仿,仅末句改七字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参见“一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