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葱葱初抱送,惊惊怕怕永销除
诗句 | 读音 |
---|---|
郁郁葱葱初抱送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去一送 拼音: yù yù cōng cōngchūbàosòng |
惊惊怕怕永销除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īngjīng pà4yǒngxiāo chú |
郁郁葱葱初抱送,惊惊怕怕永销除释义
【郁郁葱葱】鬱葱”。1.气旺盛貌。汉王充《论衡·恢国》:“初者,苏伯阿望舂陵气鬱鬱葱葱。”宋王安石《南乡子》词:“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宋梅尧臣《江宁李谏议》诗:“陛下始封地,气象常鬱葱。”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鬱葱佳气,偪窗而来。”《孽海花》第九回:“云气鬱葱,岛屿环青。”2.草木苍翠茂盛貌。宋陈亮《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好招致,对此鬱鬱葱葱,新篘未成醉。”袁静《伏虎记》第三二回:“这三个山头,原来都是松柏成林,郁郁葱葱。”宋王安石《到郡与同官饮》诗:“草木犹疑夏鬱葱,风云已见秋萧索。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抱】《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袍上聲。懷也。《說文》袌,俗作抱。《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註》楙音茆。又《廣韻》持也。《增韻》挾也。又《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詩·大雅》亦旣抱子。《禮·儒行》
【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又《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又《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又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又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又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 《玉篇》籀文
【惊】《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惊怕】惊慌惧怕。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摶空上九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你是吾一家人了,你只安心住着,自有好处。不要惊怕了。”冰心《寄小读者》十八:“说与别人我担着惊怕,说与你们,我却千放心,万放心。”
【怕】《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駕切,音帕。《集韻》懼也。或作。《韓愈·二鳥詩》鬼神怕嘲詠。又姓。唐有怕善,宋有怕籛。又《廣韻》普伯切《集韻》《類篇》匹陌切,音柏。《說文》無爲也。又《集韻》白各切《正韻》弼各切,與泊通。《集韻》憺怕,靜也。《老子·道德經》我獨泊兮其未兆。或作怕。
【永】《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又《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又如字。
【销除】1.消灭去除。《汉书·韩延寿传》:“乃歷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销除容纳,皆如圣意。”清恽敬《光孝寺碑铭》:“然后竭生平之力,归心正法,其意识之障积渐销除。”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七章:“大量的鸡蛋未曾冷藏,一个月后全坏了,不但本钱蚀光,还须再凑一笔钱来销除它。”2.谓消解灾难。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酬神销除,每岁春香火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