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琼林凝望处,依约广寒宫阙

玉宇琼林凝望处,依约广寒宫阙

诗句读音
依约广寒宫阙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yī yuēguǎng hán gōngquē|què
玉宇琼林凝望处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ù yǔqióng línníng wàngchǔ|chù
凝望处平仄:平 仄 仄
拼音: níng wàngchǔ|chù

玉宇琼林凝望处,依约广寒宫阙释义

【依约】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唐元稹《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积彼此奉祀於治所。”明梅鷟《尚书考异》:“出孔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2.仿佛;隐约。唐刘兼《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宋晏殊《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明文徵明《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胡怀琛《与仲兄夜

【广寒宫】传说唐玄宗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唐鲍溶《宿水亭》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宣和遗事》前集:“若到广寒宫,须有一万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童导入广寒宫,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

【阙】《廣韻》袪月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月切,音。《說文》門觀也。《徐曰》中央闕而爲道,故謂之闕。《玉篇》象魏闕也。《廣韻》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爲道也。《正韻》宮門雙闕也。《韻會》爲二臺于門外,作樓觀於上,上員下方,以其縣法謂之象魏。象,治象也。魏者,言其狀魏魏然高大也,使民觀之,因爲之觀,兩觀雙植,中不爲門。又宮門、寢門、冢門皆曰闕。《古今注》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爾雅·釋宮》觀謂之闕。《詩·鄭風》挑兮達兮,在

【玉宇】用玉建成的殿宇,传说中天帝或神仙的住所。南朝梁萧纶《祀鲁山神文》:“金坛玉宇,是众妙之游遨;丹崖翠幄,信灵人之响像。”《云笈七籤》卷八:“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闕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冰心《寄小读者》二七:“果然看见雪白的楼瓦,斜阳中映衬得如同琼宫玉宇一般。”2.华丽的宫殿。南朝宋刘铄《拟古·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唐李华《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宋梅尧臣《依韵和宋学士紫宸早谒》:“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啮环。”3.指太空。宋陆游《十月十四夜月终

【琼林】亦作“璚林”。1.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晋支遁《<阿弥陀佛像赞>序》:“閶闔无扇於琼林,玉响天谐於簫管。”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二:“丞乃令子良襞纸染笔口授曰:‘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云笈七籤》卷五一:“洞观上清,色如白云,形如玉山,上有琼林之宫,则魄灵帝君所处。”2.比喻披雪的树林。唐许敬宗《奉和喜雪应制》:“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唐刘禹锡《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前蜀韦庄《对雪》诗:“璚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3.喻白色的花

【凝望】注目远望。南朝梁江淹《步桐台》诗:“寂听积空意,凝望信长怀。”唐元稹《莺莺传》:“正是断肠凝望际,云心捧得嫦娥至。”《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范式去后,劭凝望堕泪,式亦回顾泪下。”2.注视。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女学生凝望着他黝黑多皱的脸,等待着他的回答。”3.期望;盼望。明叶宪祖《鸾鎞记·催试》:“你着鞭须及早,行迈好徜徉,但愿一举成名,慰人凝望。”明李东阳《次韵答邵国贤提学》之二:“累月君闻讣,经年我得书,传疑终作信,凝望摠成虚。”汉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

【凝望】注目远望。南朝梁江淹《步桐台》诗:“寂听积空意,凝望信长怀。”唐元稹《莺莺传》:“正是断肠凝望际,云心捧得嫦娥至。”《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范式去后,劭凝望堕泪,式亦回顾泪下。”2.注视。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女学生凝望着他黝黑多皱的脸,等待着他的回答。”3.期望;盼望。明叶宪祖《鸾鎞记·催试》:“你着鞭须及早,行迈好徜徉,但愿一举成名,慰人凝望。”明李东阳《次韵答邵国贤提学》之二:“累月君闻讣,经年我得书,传疑终作信,凝望摠成虚。”汉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