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于襄阳书原文
- 22 次浏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与于襄阳书原文的相关古诗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夜半起下…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坐厌亲刑柄,偷来傍钓车。太平公事少,吏隐讵相赊。 独往南塘上,秋晨景气醒。露排四岸…
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
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 不见红球上,那论彩索飞。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蜂蝉碎锦…
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 北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一朝夺印付私党, 懔懔朝士何能为。狐鸣枭噪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 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公然白日受贿赂, 火齐磊落堆金盘。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无双。威令加徐土,儒风被鲁邦。 清为公论重,宽得士心降。岁晏偏相忆,长谣坐北窗。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 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巍峨拔嵩华,腾踔较健壮。声音一何宏,轰輵车万两。 犹疑帝轩辕,张乐就空旷。蛟螭露笋…
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