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公暇日,垂钓子陵矶
预知公暇日,垂钓子陵矶释义
【垂钓】垂竿钓鱼。汉严忌《哀时命》:“下垂钓於谿谷兮,上要求於僊者。”唐孟浩然《临洞庭》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宋范仲淹《赠方秀才》诗:“隣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碧野《富春江畔·钓鱼台》:“遥想当年,严子陵在钓鱼台上垂钓,鲥鱼肥鲜。”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陵】〔古文〕夌《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音凌。《爾雅·釋地》大阜曰陵。《釋名》陵,崇也,體崇高也。《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又《爾雅·釋丘》後高陵丘。《又》如陵陵丘。又東陵,地名。《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又《玉篇》冢也。《齊語》陵爲之終。《註》以爲葬也。又《玉篇》犯也。《廣韻》侮也,侵也。《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書·畢命》以蕩陵德。《傳》陵,邈也。《禮·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註》陵,躐也。又《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註》王肅曰:陵遲,陂阤也。《史記
【矶】《廣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玉篇》水中磧也。《增韻》石激水曰磯。《孟子》是不可磯也。《疏》磯者,磯激也。石之激水,順其流而激之。又《玉篇》摩也。
【预知】预先知道。《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使圣人预知其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凡有志科甲者,既中举,那进士中与不中虽不可预知,却不可不预存个必中之心。”郑振铎《<取火者的逮捕>序》:“远在这一切之上,弹奏出永远的反抗的调子的,乃是预知者柏洛米修士(Prometheus)的故事。”2.谓参与其事并了解内情。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吕公(吕夷简)曰:‘进用才能,此自夷简事,公勿预知。’即奏除柬之两浙提刑。”明叶盛《水东日记·议王琦事》:“上所怒罪人,欲营救之,非私而何
【公】〔古文〕《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註》公猶共也。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又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又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又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
【暇日】空闲的日子。《孟子·梁惠王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唐杜甫《北征》诗:“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清华园图记》:“余家距清华园不半里,暇日尝访其遗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倘再与叭儿较,则心力更多白费,故《围剿十年》或当于暇日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