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追谢守行田意,今古同忧是长人
| 诗句 | 读音 |
|---|---|
| 今古同忧是长人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jīn gǔtóng yōushìcháng rén |
| 欲追谢守行田意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yùzhuī|duīxiè shǒuháng|xíngyì |
欲追谢守行田意,今古同忧是长人释义
【今古】与往昔。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宋苏轼《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唐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元赵孟頫《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同忧】忧虑;一同忧愁。《逸周书·大戒》:“连官集乘,同忧若一。”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宋陈师道《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二:“赋诗真有助,弔古不同忧。”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折:“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2.谓遭遇相同。明何景明《嗟哉行》:“同病者怜,同忧者嘆。”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长人】1.身材高的人。《墨子·大取》:“长人之异,短人之同,其貌同者也。”孙诒让间诂引俞樾曰:“‘长人之异,短人之同’,当作‘长人之与短人也同’。”《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宋梅尧臣《奉呈诸君》诗:“长人执兵立,小竖插花嬉。”茅盾《你往哪里跑》:“她在女人中可说是长人,但是比起那男子来,还矮了半个头光景。”2.古代传说中长人国的人。3.唐杜甫《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诗:“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后以“长人”指鹤。宋苏轼《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诗之二:“丑石寒松未易亲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谢守】灵运。灵运曾为永嘉太守,故称。唐刘禹锡《寄乐天》诗:“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唐严维《赠送崔子向》诗:“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典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又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又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