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拜天子前,袍笏光陆离
再拜天子前,袍笏光陆离释义
【袍笏】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唐沉佺期《回波词》:“身名已蒙齿録,袍笏未復牙緋。”《宋史·选举志一》:“太平兴国二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间,依次而用……凡五百餘人,皆赐袍笏。”《花月痕》第四三回:“忽见西边的门拥出许多侍女,宫妆艷服,手中有捧冠带的,有捧袍笏的,迎将出来。”2.泛指官服。宋刘克庄《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清钮琇《觚賸·石言》:“所以怪石作贡,文石呈祥,甲乙品於衞公,袍笏拜於元章。
【光】〔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
【陆离】1.参差错综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声駢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李善注:“《广雅》曰:陆离,参差也。”章炳麟《木犀赋》:“英陆离以无蕤兮,形傴曲以引弧。”2.光彩绚丽貌。《楚辞·招魂》:“长髮曼鬋,艳陆离些。”《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高诱注:“陆离,美好貌。”3.分散貌。《楚辞·离骚》:“纷緫緫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王逸注:“陆离,分散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牢落陆离,烂漫远迁。”颜师古注:“言其聚散不恆,杂乱移徙也。”《文选·左思<蜀都赋>》:“毛群陆离,
【再拜】1.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论语·乡党》:“问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坐者皆起,再拜。”明李长盛《过史公墓》诗:“途过丞相墓,再拜想仪型。”2.敬词。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略陈固陋,谨再拜。”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谨奉状不宣,愈再拜。”清姚鼐《复曹云路书》:“鼐再拜云路先生足下。”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唐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