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迷进退,晚节悟行藏

早年迷进退,晚节悟行藏

诗句读音
晚节悟行藏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wǎn jiéwùháng|xíngcáng|zàng
早年迷进退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zǎo niánmíjìn tuì

早年迷进退,晚节悟行藏释义

【晚节】1.晚年。《史记·外戚世家论》:“﹝吕后﹞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於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使易地而处,所遇之主不同,则其晚节末路,盖未可知也。”2.末世,一代将终之时。汉邹阳《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关,咸阳遂危。”《新唐书·魏元忠传》:“后汉时用事尤甚,晚节卒乱天下。”清戴名世《<四逸园集>序》:“当明之晚节,士大夫争为坛坫以炫声名。”3.晚年的节操。《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亷尚

【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誤。《說文》覺也。从心吾聲。《困知記》無所覺之謂迷,有所覺之謂悟。又啓發人曰悟。《崔駟達旨》唐睢華顚以悟秦。又通作寤。《史記·項羽傳贊》尙不覺悟。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藏】〔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

【早年】1.年轻的时候。《晋书·陆机陆云传论》:“挺珪璋於秀实,驰英华於早年。”唐皎然《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诗:“早年初问法,因悟目中花。”2.多年以前。《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大哥早年去逝。”

【迷】《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进退】“进逻”。1.前进与后退。《易·繫辞上》:“变化者,进退之象也。”韩康伯注:“往復相推,迭进退也。”孔颖达疏:“万物之象皆有阴阳之爻,或从始而上进,或居终而倒退,以其往復相推,或渐变而顿化,故云进退之象也。”《宋书·乐志二》:“进退疾鹰鷂,龙战而豹起。”宋曾巩《殿前都指挥使制》:“夫兵有击刺射驭之能,有坐作进退之法。”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学到后来却是驰马射箭,再多学些便是摆阵,人穿了五彩衣服,扛了武器和旗帜,各自随方位调动,随金鼓声进退。”2.举止行动。《后汉书·陈蕃传》:“人君者,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