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乖投刺,今晨幸发蒙

早岁乖投刺,今晨幸发蒙

诗句读音
早岁乖投刺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ǎo suìguāitóu cì
今晨幸发蒙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jīnchénxìngfā mēng

早岁乖投刺,今晨幸发蒙释义

【早岁】早年。南朝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惟君之懿,早岁飞声。”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钱塘李道坦坦之,早岁入道洞霄宫。”清徐嘉《论诗绝句》之六:“早岁才名达紫宸,筌蹏一悟弃如尘。”

【乖】〔古文〕《唐韻》古懷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懷切,怪平聲。《說文》背呂也。象脅肋形。《玉篇》戾也,異也。睽也,背也。《易·序卦傳》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左傳·昭三十年》伍員曰:楚執政衆而乖。又貴州夷寨有乖西。又《韻補》叶公回切,音規。《前漢·敘傳》官失學微,六家分乖。壹彼壹此,庶硏其幾。

【投刺】名帖。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或有人慕其高义,投刺在门,元慎称疾高卧。”唐孟郊《送李观韩愈别兼献张徐州》诗:“禰生投刺游,王粲吟诗謁。”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明季士大夫投刺率称某某拜,开国犹然,近人多易以‘顿首’二字。”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盖是日乃中山君不见客之日也,投刺而入,即蒙接见。”2.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滂覩时方艰难,知其志不行,乃投刺而去。”《后汉书·循吏传·童恢》:“及赐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恢独诣闕争之。”南朝梁武帝《孝思赋》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晨】〔古文〕《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音辰。《說文》曟,或省作晨。房星爲民田時者。《周語》農祥晨正。《註》晨正謂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又《廣韻》食鄰切《集韻》乗人切,音神。《說文》作,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時也。《九經字樣》,隷省作晨。《爾雅·釋詁》晨,早也。《釋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復伸見也。《玉篇》明也。《周禮·秋官·司寤氏》禦晨行者。又《集韻》慈鄰切,音秦。關中語也。又《集韻》鷐通作晨。《爾雅·釋鳥》晨風,鸇。《註》鷂屬。《詩·秦風》鴥彼晨風。又《韻補》叶時連切。《陸機·挽歌》側聽

【发蒙】1.启发蒙昧。《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孔颖达疏:“以能发去其蒙也。”汉枚乘《七发》:“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唐刘长卿《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诗:“飞锡今何在,苍生待发蒙。”清许汝霖《赠汤宗伯潜庵先生》诗:“拜献忝后尘,发蒙仰先觉。”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昨始得《右文説在训詁学上之沿革及其推测》一本,入夜循览,砉然发蒙。”2.谓开始学习识字读书。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段维﹞年及强仕,殊不知书;一旦自悟其非,闻中条山书生渊藪,因往请益。众以年长犹未发蒙,不与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