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擅词场,夷途列雁行

早岁擅词场,夷途列雁行

诗句读音
早岁擅词场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ǎo suìshàncí chǎng
夷途列雁行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ítúlièyàn háng

早岁擅词场,夷途列雁行释义

【早岁】早年。南朝宋王僧达《祭颜光禄文》:“惟君之懿,早岁飞声。”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钱塘李道坦坦之,早岁入道洞霄宫。”清徐嘉《论诗绝句》之六:“早岁才名达紫宸,筌蹏一悟弃如尘。”

【词场】坛。南朝梁萧统《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郭璞之毫鸞,词场月白;吞罗含之彩凤,辩囿日新。”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清朱彝尊《还陂塘·题其年填词图》词:“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后主词,思路悽惋,词场本色。”2.科场。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宋王谠《唐语林·言语》:“宋济老於词场,举止可笑。”明汤显祖《牡丹亭·急难》:“词场凑巧,无奈兵戈起祸苗。”

【夷】〔古文〕《唐韻》《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姨。平也,易也。《詩·周頌》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又大也。《詩·周頌》降福孔夷。又安也,悅也。《詩·鄭風》旣見君子,云胡不夷。又等也,儕也。《禮·曲禮》在醜夷不爭。《史記·張良傳》諸將陛下等夷。又也。《禮·喪大記》男女奉尸夷於堂。《周禮·天官·凌人》大喪共夷槃冰,牀曰夷牀,衾曰夷衾,皆依尸爲言。又夷俟,展足箕坐也。《論語》原壤夷俟。又誅滅也。《前漢·法志》戰國時,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又傷也。《易·序卦》故受之以明夷 。又芟也。《周禮

【途】《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又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又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賦》雲師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列】《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又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又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又《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又姓。《廣韻》鄭有列禦。又《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雁行】行”。1.飞雁的行列。南朝梁简文帝《杂句从军行》:“邐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唐卢纶《春夜对月见寄》诗:“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宋王安石《寄晁同年》诗:“日摧花蕊急,云避雁行高。”元郝经《后听角行》诗:“霜天裂却浮云散,鴈行断尽疏星接。”2.形容排列整齐而有次序。《梁书·陈伯之传》:“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唐李商隐《昨日》诗:“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絃柱雁行斜。”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氏》:“早起,命驾至母家,严妆子女,载与俱归。入门,令雁行立。”瞿秋白《文艺杂著·那个城》:“黄昏已经畏缩,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