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玉节来临,君恩踵至,金印应如斗
诗句 | 读音 |
---|---|
金印应如斗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四十五厚 拼音: jīn yìn1|4rúdǒu|dòu |
君恩踵至 | 平仄:平 平 仄 仄 韵脚:去六至 拼音: jūnēnzhǒngzhì |
早晚玉节来临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ǎo wǎnyù jiélái lín |
早晚玉节来临,君恩踵至,金印应如斗释义
【金印】1.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欒大)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金印。”宋苏辙《观捕鱼》诗:“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清黄遵宪《琉求歌》:“尚有丹书珠殿掛,空将金印紫泥封。”2.借指官职。唐杜甫《陪李王苏李四使君登惠义寺》诗:“谁能解金印,瀟洒自安禪。”宋乐雷发《乌乌歌》:“好杀贼奴取金印,何用区区章句为?”3.宋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看张员外,面上刺着四字金印,蓬头垢面,衣服不整齐。”《水浒传》第八回: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口切,音陡。《說文》大升也。《羣經音辨》升十之也。《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又宿名。《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易·豐卦》日中見斗。《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詩·小雅》維北有斗。《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又》衡殷南斗。《註》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又酒器。《詩·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恩】《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痕切,音蒽。《說文》惠也。从心因聲。《徐曰》因者,有所因也。因心爲恩。又愛也,澤也。又《廣韻》隱也,私也。又州名。漢合浦郡,唐立恩州。又河南恩州,本漢淸河郡地,宋改恩州。又姓。前漢燕祭酒恩茂。《風俗通》大夫成恩之後。又叶衣延切,音烟。《趙壹·窮鳥賦》鳥也雖頑,猶識舊恩。內以書心,外以告天。
【踵】〔古文〕歱《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腫。《說文》追也。一曰往來之貌。《釋名》踵,鍾也。鍾,聚也。上體之所鍾聚也。《玉篇》足後。《集韻》本作。《禮·曲禮》車輪曳踵。《疏》踵,脚後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吳踵楚。《註》躡楚踵跡。《莊子·讓王篇》納履而踵決。《淮南子·地形訓》北有跂踵民。《註》跂踵,踵不至地,以五指行。又《孟子》踵門而告文公。《趙岐註》踵,至也。又因也。《前漢·法志》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註》踵,因也。又接也。《前漢·霍去病傳》踵軍數十萬。《註》踵,接也。又頻也。《莊子·德充符》踵
【至】〔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
【早晚】1.早晨和晚上。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郭知达集注:“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也。”2.先与后;迟早。《三国志·魏志·王朗传》:“盖生育有早晚,所产有众寡也。”《北齐书·崔昂传》:“终是除正,何事早晚!可除正僕射。”3.过早或过迟;应早或应迟。《韩非子·难二》:“举事慎阴阳之和,种树节四时之适,无早晚之失,寒温之灾。”《南史·程灵洗传》:“﹝程灵洗﹞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於水陆所宜,刈穫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4.或早或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今儿不让我在这儿,早晚
【玉节】1.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公羊传·哀公六年》:“﹝齐陈乞遣阳生﹞与之玉节而走之。”何休注:“节,信也。析玉与阳生,留其半,为后当迎之合以为信,防称矫也。”隋江总《洛阳道》诗之一:“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2.指持节赴任的官员。宋杨万里《送吉州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岭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清唐孙华《送赵二闻之官济宁》诗:“玉节幨帷济水东,少年练达许谁同。”3.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北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
【来临】到。《宋史·乐志八》:“於皇上帝,肃然来临。”闻一多《奇迹》诗:“我等,我不抱怨,只静候着一个奇迹来临。”秦牧《花城·古战场春晓》:“南国春早,真正的春天在崭新的日历刚刚掀开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