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得海棠心绪,更没鸳鸯债负
诗句 | 读音 |
---|---|
更没鸳鸯债负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gēng|gèng2|4yuān yāng zhàifù |
怎得海棠心绪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zěn dehǎi tángxīn xù |
怎得海棠心绪,更没鸳鸯债负释义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没】〔古文〕歿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勃切,音歿。《說文》沈也。又盡也。《詩·小雅》曷其沒矣。《傳》沒,盡也。《疏》言不可盡服也。又過也。《禮·坊記》君子不以美沒禮。《疏》沒,過也。不可以財物豐多,華美其事,沒過於禮。又貪也。《晉語》不沒爲後。又乾沒。《史記·酷吏傳》張湯始爲小吏乾沒。《註》如淳曰:得利爲乾,失利爲沒。正義曰:乾沒,謂無潤澤而取他人也。又曰:陽浮慕爲乾,心內不合爲沒。又水名。《山海經》太水東南流,注于沒水。《水經注》作役水。又《孫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水曰沒,井曰烏沒,熟水曰泥根沒
【鸳鸯债】比喻情侣间未了却的夙愿。元宋梅洞《娇红传》:“但愿五湖明月在。且寧忍耐。终须还了鸳鸯债。”
【负】《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說文》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又《說文》一曰受貸不償。《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又《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擔也。或作偩。《廣韻》荷也。《易·解卦》負且乗,致至。《詩·大雅》是任是負。《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又背也。《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註》負之言背也。又依也。《孟子》虎負嵎。《趙岐註》虎依嵎而怒。又失也。《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强齊戰。《註》負,猶失也。又老母之稱。《史記·高祖紀》常從
【怎得】怎么能够得到。宋周邦彦《还京乐》词:“怎得青鸞翼,飞归教见憔悴。”怎么,如何。《红楼梦》第三三回:“既説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得到了公子腰里?”
【海棠】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春季开花,白色或淡红色。品种颇多,供观赏。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唐裴廷裕《蜀中登第答李搏六韵》:“蜀柳笼堤烟矗矗,海棠当户燕双双。”宋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明谢谠《四喜记·红楼遣思》:“前春共赏海棠开。”老舍《离婚》第十四:“脸上虽瘦了些,可是腮上的颜色近于海棠。”汉
【心绪】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緖乱如麻,空怀畴昔时。”宋欧阳修《与孙威敏公书》:“昨日范公宅得书,以埋铭见託。哀苦中无心绪作文字,然范公之德之才,岂易称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但重整云鬟,再施铅粉,丈夫已亡,有何心绪?”李广田《没有名字的人们》:“他已很少再有到街头或邻家去夜谈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