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舍晦晨鸡弗已,翱翔晚节蔗弥甜

斋舍晦晨鸡弗已,翱翔晚节蔗弥甜

诗句读音
斋舍晦晨鸡弗已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zhāi shèhuìchén jīfúyǐ
翱翔晚节蔗弥甜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五添
拼音: áo xiángwǎn jiézhèmí|mǐtián

斋舍晦晨鸡弗已,翱翔晚节蔗弥甜释义

【斋舍】1.家居的房舍;书房。唐韦应物《郡中西斋》诗:“似与尘境絶,萧条斋舍秋。”2.学舍。《宋史·徽宗纪一》:“壬辰,詔诸路州学别置斋舍,以养材武之士。”亦指学校的宿舍。杨晦《五四杂忆》:“北大校内的学术思想活动,每天出版的除《日刊》以外,最灵活的是在斋舍的影壁上、墙上,张贴布告,有人发出号召,就有人响应。”

【晦】《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註》晦,月終。又《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註》晦,晏也。又《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又《詩·周頌》遵養時晦。《傳》晦,昧也。又《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又《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註》晦,夜也。又《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又《爾雅·釋天》霧謂之晦。又

【晨鸡】。报晓之雄鸡。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四:“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金段成己《虞坂晓行》诗:“林外晨鸡第一声,陇头残月伴人行。”明文徵明《辛亥除夕守岁》诗:“香消酒冷人初静,忽报晨鷄第一声。”李广田《银狐集·平地城》:“因为他们夜里起来掌灯作活,把神灵惊动了,等到晨鸡一叫,一切都算完事。”

【弗】《唐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紱。《說文》撟也。《玉篇》不正也。《韻會》違也。又不也。《書·堯典》績用弗成。《春秋·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巂,弗及。《公羊傳註》弗者,不之深者也。又《韻會》不可也,不然也。《史記·孔子世家》弗乎弗乎。又去也。《詩·大雅》以弗無子。《傳》弗,去也。去無子,求有子。《箋》弗之爲言祓也。又滭弗,盛貌。《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汨。漢典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泊。〕 謹照原文泊改汨。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泊。〕 謹照原文泊改汨。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翱翔】飞翔。《庄子·逍遥游》:“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楚辞·离骚》:“凤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唐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五色鸟大如鹤,翱翔乎树杪。”明徐霖《绣襦记·厌习风尘》:“鸞和凤并翱翔,云霞灿灿夺目光。”陈山《旅顺口》诗:“春天来到了北地,桃花烧红了碧海,白鸥在上下翱翔。”2.徘徊不进,停滞不前。宋苏轼《答李琮书》:“今韩存宝等诸军,既不敢与乞弟战,但翱翔于近界百餘里间。”清昭槤《啸亭续录·百菊溪制府》:“其后官阶蹭蹬,翱翔科道者二十餘年。”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莽

【晚节】1.晚年。《史记·外戚世家论》:“﹝吕后﹞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诗:“晚节渐於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使易地而处,所遇之主不同,则其晚节末路,盖未可知也。”2.末世,一代将终之时。汉邹阳《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关,咸阳遂危。”《新唐书·魏元忠传》:“后汉时用事尤甚,晚节卒乱天下。”清戴名世《<四逸园集>序》:“当明之晚节,士大夫争为坛坫以炫声名。”3.晚年的节操。《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亷尚

【蔗】《唐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柘。《玉篇》甘蔗也。《張衡·南都賦》諸蔗薑。《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圍數寸,長丈餘,斷而食之,甚甘。又與柘通。《楚辭·招》胹鼈炮羔,有柘漿些。《註》柘一作蔗。《司馬相如·子虚賦》諸柘巴苴。又《唐韻古音》讀諸。甘蔗一名甘諸,南北音異也。漢典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甘柘巴苴。〕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甘柘改諸柘。 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甘柘巴苴。〕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甘柘改諸柘。

【弥】《玉篇》同彌。(彌)〔古文〕《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切,音迷。《說文》弛弓也。又《玉篇》徧也。《周禮·春官·大祝》彌祀社稷禱。《註》彌猶徧也。又《類篇》終也。《詩·大雅》誕彌厥月。《傳》彌,終也。又《廣韻》益也。《論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又《廣韻》長也,久也。又遠也。《左傳·哀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也。《註》彌遠也。又祲也。《周禮·春官·祲》掌十煇之法,七曰彌。《註》彌者,白虹彌天也。又彌縫,補闕也。《易·繫辭》彌綸天地之道。《疏》彌,謂彌逢補合。《左傳·僖二十六年》彌縫其闕。又彌彌,猶稍稍也

【甜】《集韻》與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