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诗句 | 读音 |
---|---|
从兹始免征云南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二覃 拼音: cóng zīshǐmiǎnzhēng yúnnán|nā |
张弓簸旗俱不堪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zhāng gōngbò|bǒqíjùbù kān |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释义
【从兹】犹从此。唐杜甫《为农》诗:“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自从盘古破鸿濛,开闢从兹清浊辨。”清孙枝蔚《张孝子诗》:“乞棺殮主长哀号,从兹孝烈闻通城。”
【始】〔古文〕乨兘《廣韻》《正韻》詩止切《集韻》《韻會》首止切,音。初也。《易·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毛詩序》是爲四始。《註》風二雅頌也。《前漢·鮑宣傳》日食于三始。《註》元日爲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猶朝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春秋法五始之要。《註》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敎之始。公卽位者,一國之始。又七始,華始,樂名。《孟康曰》七始,天地人四時之始。華始,萬物英華之始。《漢·安世房中歌》七始華始,肅倡和聲。又旬始,星名。《前漢·天文志》旬始,出于北斗傍。《司馬相如
【免】《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美辨切,音勉。《玉篇》去也,止也,脫也。《增韻》事不相及也。《正譌》从兔而脫其足。《前漢·賈誼傳》免起阡陌之中。《註》師古曰:免者,言免脫徭役也。又《廣韻》黜也。《韻會》縱也。《前漢·文帝紀》遂免丞相勃,遣就國。又姓。《韻會》衞大夫免餘。又《集韻》武遠切,音晚。默也。又《集韻》無販切,音萬。喪冠也。春秋傳,侯免擁社。徐邈讀。又《正韻》文運切,音問。娩生子也。又喪禮,去冠括髮也。《通雅》禮記云:公儀仲子之喪,檀公免焉。《註》兔音問,別作絻。又物之鮮者爲免。《禮·內則》菫荁枌楡免
【征云】云。比喻战争的气氛。清洪昇《长生殿·剿寇》:“不断征云靉靉,鬼哭神号,到处裡,染腥风,杀人如芥。”典
【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
【张弓】1.弦拉紧的弓。《仪礼·乡射礼》:“遂命胜者执张弓,不胜者执弛弓。”2.拉弓。《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汉书·酷吏传·严延年》:“﹝盗贼﹞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其乱如此。”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鎚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此始免征云南。”鲁迅《集外集·爱之神》:“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在空中,一手搭箭,一手张弓,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射着前胸。”
【簸】《廣韻》《集韻》補火切《韻會》杜果切《正韻》烏果切,音駊。《說文》揚米去糠也。《詩·大雅》或簸或蹂。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補過切,音播。義同。
【旗】《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釋名》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其下也。《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爲旗。《又》師都建旗。《註》畫熊虎者,鄕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又《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註》旗,表也。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註》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爲旌表。又姓。《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又與箕同。《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註》
【俱】《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皆也。《孟子》父母俱存。又偕也,具也。《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不堪】1.不能承当;不能胜任。《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韩非子·难三》:“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惟恐不堪。”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贪进不虑负乘之祸,受任不计不堪之败。”2.忍受不了。《孟子·离娄下》:“颜子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自言其远祖,不知几何世也,坐事繫狱,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诬服之。”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僧大汕》:“一日向吴自述,酬应杂遝,不堪其苦。”冰心《寄小读者》八:“我真是不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