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好诗并序原文

张好好诗并序原文

杜牧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絃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珮,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张好好诗并序原文的相关古诗

阿房宫赋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怀归原文

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 争得便归湘浦去,却持竿上钓鱼船。

渡吴江原文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兼呈工部刘公原文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迹留伤堕…

念昔游三首原文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羽林枪。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游边原文

黄沙连海路无尘,边草长枯不见春。 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著射雕人。

秋梦原文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原文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方响原文

数条秋水挂琅玕,玉手丁当怕夜寒。 曲尽连敲三四下,恐惊珠泪落金盘。

街西长句原文

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游骑偶同人斗酒, 名园相倚杏交花。银鞦騕褭嘶宛马,绣鞅璁珑走钿车。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草日初斜。

秋浦途中原文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原文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湖上梦馀波滟滟, 岭头愁断路茫茫。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