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多相识,旬休暂一来

长老多相识,旬休暂一来

诗句读音
长老多相识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hǎng lǎoduōxiāng shí
旬休暂一来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xún xiūzànyī lái

长老多相识,旬休暂一来释义

【长老】老年人。《管子·五辅》:“养长老,慈幼孤。”《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近世之事,语尚在於长老之耳。”唐陈子昂《谏用刑书》:“臣闻长老言:隋之末代,天下犹平。”清唐甄《潜书·除党》:“清之有天下也,党人之长老犹有存者。”2.佛教对释迦上首弟子的尊称。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3.住持僧的尊称。宋善卿《祖庭事苑·释名谶辨·长老》:“今禪宗住持之者,必呼长老。”《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逕来灵隐寺投奔印铁牛长老出家,做了行者。”《水浒传》第四回:“寺里有五七百僧人,为头智真长老,是我弟兄。”4.用为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相识】认识。《荀子·君道》:“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唐顾况《行路难》诗之一:“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徐怀中《西线轶事》:“这几位妈妈岗位不同,互不相识。”2.指彼此认识的人。《礼记·曾子问》:“相识有丧服可以与於祭乎?”唐杜甫《复愁》诗之三:“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水浒传》第十六回:“再有几个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经营之才三》:“潘永福同志在中村遇上了个老汉,也是

【旬休】《元和五年思怆曩游因投五十韵》:“朝士遇旬休,豪家得春赐。”南唐李建勋《蔷薇》诗之二:“綵牋蛮榼旬休日,欲召亲宾看一场。”《宋史·丁度传》:“时西疆未寧,二府三司,虽旬休不废务。”

【暂】《唐韻》藏濫切《集韻》《韻會》《正韻》昨濫切,音鏨。《說文》不久也。《類篇》須臾也。《書·盤庚》暫遇姦宄。《左傳·僖三十三年》婦人暫而免諸國。《註》暫,猶卒也。 《五經文字》暫作蹔,訛。

【一来】1.来一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楚将平,诸侯将和,楚王是故昧於一来。”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宋史·卓行传·巢谷》:“苏軾责黄州,与谷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軾与弟辙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凤生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