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

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

诗句读音
长夏金正伏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去四十九宥
拼音: cháng xiàjīn zhèngfú
火意尤骄盈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huǒyìyóujiāo yíng

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释义

【长夏】历六月。《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2.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唐沉佺期《有所思》诗:“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幃。”金蔡珪《寄通州王倅》诗:“长夏少人事,官闲帘户深。”清刘大櫆《游百门泉记》:“亭外廊四,周廊之内,老柏十数株蔽日,长夏坐其内不知有暑也。”

【金正】1.五行官之一。古代传说中的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杜预注:“正,官长也。”2.指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顓頊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顓頊氏代少昊者也,不能纪远,始以职事命官也。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又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又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

【尤】〔古文〕怣《唐韻》《集韻》羽求切《韻會》疑求切《正韻》于求切,音郵。《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徐曰》乙欲出而見閡,則顯其尤異者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註》尤,異也。一曰甚也,過也。又《廣韻》怨也。《詩·鄘風》許人尤之,衆稚且狂。《左傳·僖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又最也。《莊子·徐無鬼》夫子物之尤也。《註》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又蚩尤,黃帝臣。帝與戰於涿鹿,殺之。今畫其形於旗上,名蚩尤旗。又彗星亦名蚩尤旗。又姑尤,齊東界二水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又姓。

【骄盈】自满。《荀子·仲尼》:“抑有功而挤有罪,志骄盈而轻旧怨。”北周庾信《角调曲》:“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元揭傒斯《赠洪参军兄弟》诗:“君德贵并包,臣道戒骄盈。”清昭槤《啸亭杂录·旭亭家书》:“天下事多矣!未有骄盈而不败者。”2.猛烈旺盛。宋司马光《和江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