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天圣八年(1030)进士。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
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语言工巧。
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
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
著有《张子野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
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
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
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
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
如《天仙子》,宋祁极为赞赏,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
他自己也很得意,连同《归朝欢》中的「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中的「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自称「张三影」。
《一丛花令》中有「沉思细想,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
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
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
张先相关资料
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 详细介绍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 详细介绍
私会尼姑传说张先年轻时, 与一小尼姑相好, 但庵中老尼十分严厉,把小尼姑关在池塘中一小岛的阁楼上。为了相见, 每当夜深人静,张先偷偷划船过去,小尼姑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上楼。后二人被迫分手,临别时, 张先不胜眷恋,于是写下《一丛花》寄意。 老年纳妾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据传张先在八十… 详细介绍
张先的热门古诗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石破重岩万客疑,不堪攻玉不支机。长江风雨来无定,时学零陵燕子飞。
来时露裛衣香润。彩绦垂鬓。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西去阳关休问。未歌先恨。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柳飞绵,花实少。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斜日两竿留碧□。马足重重,又近青门道。去尘浓,人散了。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莫讶安仁头白早。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张先的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