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

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

诗句读音
太液泊龙舟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tài yè2|1lóng zhōu
长杨收羽骑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cháng yángshōuyǔ qí

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释义

【太液】名。汉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汉班固《西都赋》:“前唐中而后太液。”参阅《三辅黄图》卷四。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太液,凤吹遶瀛洲。”参阅清《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

【泊】《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薄。止也。舟附岸曰泊。《杜甫詩》漾舟千山內,日入泊枉渚。又水貌。《前漢·郊祀歌》泊如四海之池。又澹泊,恬靜無爲貌。《老子·道德經》泊乎其未兆。又紛泊,飛走衆多之貌。《張衡·西京賦》霍繹紛泊。又漂泊,流寓也。《庾信·哀江南賦》下亭漂泊,高橋羈旅。又與薄同。《王充·論衡·率性篇》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又《集韻》匹陌切,音拍。岶,竹密貌。或作漠泊。《王褒·洞簫賦》密漠泊以猭。又小波也。《木華·海賦》泊柏以迆颺。《註》泊,匹帛切。漢典考證:〔《張衡·西京賦》霍澤紛泊。〕 謹

【龙舟】1.饰龙形的大船。《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高诱注:“龙舟,大舟也,刻为龙文。”《后汉书·张衡传》:“号冯夷俾清津兮,櫂龙舟以济予。”唐李白《赠僧朝美》诗:“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2.专供皇帝乘御的船。《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郭璞注:“舟皆以龙鸟为形制。今吴之青雀舫,此其遗象也。”《隋书·炀帝纪上》:“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宋文天祥《正月十三日》诗:“去年今日遁崖山,望见龙舟咫尺间。”3.每年端午为纪念诗人屈原而竞渡的龙形船。宋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

【长杨】“长扬”。长杨宫的省称。汉扬雄《长杨赋》:“振师五柞,习马长杨。”唐杜牧《杜秋娘》诗:“长杨射熊羆,武帐弄哑咿。”宋秦观《韦元成论》:“﹝元帝﹞永元中幸长扬射熊馆,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明高启《少年行》之一:“官侍长扬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清洪昇《长生殿·禊游》:“传声报戚里,今日幸长扬。”参见“长杨宫”。2.连绵的杨柳。《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芳枳树篱。”刘良注:“杨,柳树也。”唐温庭筠《太子西池》诗之二:“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3.汉扬雄所作《长杨赋》的省称

【收】〔古文〕《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羽骑】军的骑兵。《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张铣注:“羽骑,羽林之骑。”唐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序》:“蜺旄羽骑之殷,戈翻落日;突鬢蒙轮之勇,剑决浮云。”明梁有誉《燕京感怀》诗:“材官羽骑多如雨,夜夜旄头倚剑看。”清陈梦雷《秋兴》诗之三:“驛路秋残飞羽骑,荒城日落起寒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