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诗应律,万舞逶迟

展诗应律,万舞逶迟

诗句读音
万舞逶迟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wàn wǔwēi chí
展诗应律平仄:仄 平 平 仄
拼音: zhǎn shīyìng lǜ

展诗应律,万舞逶迟释义

【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诗·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毛传:“以干羽为万舞,用之宗庙山川。”陈奂传疏:“干舞有干与戚,羽舞有羽与旄,曰干曰羽者举一器以立言也。干舞,武舞;羽舞,文舞。曰万者又兼二舞以为名也。”汉应劭《风俗通·皇霸·六国》:“我之帝所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于九奏万舞。”宋司马光《为庞相公让明堂加恩第二表》:“八窗四户,属象相依,万舞九成,声明具在。”清王鸣盛《蛾术编·说人三·君氏》:“仲子薨,则用夫人之礼赴于诸侯……又为仲子

【逶迟】“逶遟”。亦作“逶遅”。1.弯曲下垂貌。《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緑。”2.遥远貌。唐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诗:“都门谢亲故,行路日逶迟。”赵殿成注:“毛萇《诗传》:逶迟,歷远之貌。”清赵翼《蒋畤南致政后特诏起总督漕运淮堧相晤敬赋奉呈》诗:“蓟闕陈情词恳款,秦关回首路逶迟。”3.徐行貌;徘徊貌。《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张铣注:“逶迟,徐行貌。”迟,一本作“遟”。南朝梁江淹《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遟於山

【展诗】赋呈或吟唱诗歌。《楚辞·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姜亮夫校注:“展诗,谓陈诗也。”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并命在位,展诗发志。”《宋史·乐志十二》:“展诗鸣律,肃庄琳琅。”

【应律】1.应合乐律。《楚辞·九歌·东君》:“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唐吕纯《忆江南》诗:“万蕊初生将比类,黄鐘应律始归家。”明刘基《圣人出》诗:“八风应律《九歌》奏,圆方交格神灵輳。”2.应合历象。明唐顺之《请皇太子受朝疏》:“及兹正阳履端之辰,苍龙应律之候,羣臣诣奉天殿朝贺礼成,即诣文华殿朝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