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望匪遥,槛穽斯阻

瞻望匪遥,槛穽斯阻

诗句读音
瞻望匪遥平仄: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四宵
拼音: zhān wàngfěiyáo
槛穽斯阻平仄:仄 平 仄
韵脚:上八語
拼音: kǎn jǐng1zǔ

瞻望匪遥,槛穽斯阻释义

【瞻望】1.远望;展望。《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汉书·陈球传》:“既议,坐者数百人,各瞻望中官,良久莫肯先言。”唐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夜宿最高峯,瞻望浩无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见一少年,临流瞻望。”冰心《集外·樱花和友谊》:“同时,我也深切地认识到日本青年和中国青年一样,瞻望将来,都是要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最大的努力的。”2.仰望;仰慕。《后汉书·杜乔传》:“先是李固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橈。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宋王安石《与王

【匪】《唐韻》《集韻》《韻會》府尾切《正韻》甫尾切,非上聲。《說文》匪如篋。《玉篇》竹器方曰匪。《廣韻》器如竹篋。今从竹爲筐篚字。又《說文》一曰非也。《易·屯卦》匪媾。又《周禮·冬官考工記》且其匪色。《註》匪采,貌也。又《集韻》《正韻》芳微切,音霏。《禮·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註》行而有文也。又《集韻》同騑。騑騑,馬行不止貌。又《正韻》敷文切,音分。《周禮·天官·大宰》八曰匪頒之式。《註》匪,分也,謂分賜羣臣也。《地官·廩人》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遥】〔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又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

【槛穽】阱”。1.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后汉书·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李贤注:“槛,为机以捕兽。穽谓穿地陷之。”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二:“彼以孤军入重地,正犹虎豹自投於槛穽中。”《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勤自励﹞行至中途,地名大树坡,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穽之中。”清心青《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如果一个女子,虽是十分文明,却只家庭中与男子相见,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缚其自由之权,与槛阱中牛马无异。”2.喻人世间的陷阱、牢笼。宋欧阳修《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

【斯】〔古文〕《廣韻》息移切《集韻》《韻會》相支切,音私。《說文》析也。《爾雅·釋言》斯,離也。《註》齊曰斯。《詩·風》墓門有棘,斧以斯之。《箋》維斧可以開析之。《呂覽·報更篇》趙宣孟見桑下餓人,與之脯一朐,曰斯食之。《註》斯,析也。又《爾雅·釋詁》斯,此也。《易·解卦》朋至斯孚。《詩·召南》何斯違期。又《詩·小雅》鹿斯之奔。《疏》此鹿斯與斯柳斯,斯皆辭也。又《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斯,猶耳也。《疏》耳是助句之辭。又卽也。《書·金縢》大木斯拔。又賤也。《後漢·左雄傳》郞官部吏,職斯祿薄。《註》斯,賤也。

【阻】《唐韻》側呂切《集韻》《韻會》《正韻》壯所切,音俎。《說文》險也。《廣韻》隔也。《易·繫辭》德行恆以知阻。《詩·秦風》遡洄從之,道阻且長。又《商頌》罙入其阻。《周禮·夏官·司險》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釋名》山巇曰險,水隔曰阻。若泛言則山水通用。《集韻》同岨。又《釋名》水出其後曰阻丘,此以水爲險也。又《爾雅·釋詁》阻,艱,難也。《書·舜典》黎民阻饑。又止也。《讀書通》通作沮。《詩·小雅》亂庶遄沮。《禮·儒行》沮之以兵。《正字通》與阻同。又《左傳·隱四年》州吁阻兵而安忍。《註》阻,恃也。《史記·秦本紀》阻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