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

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

诗句读音
归居安汝妃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八微
拼音: guī jūānrǔfēi|pèi
湛湛江水清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zhàn zhànjiāng shuǐqīng

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释义

【归居】1.回家闲住。《庄子·天道》:“﹝老聃﹞免而归居。”《汉书·董仲舒传》:“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2.固定的住所。《汉书·晁错传》:“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於广壄,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汝】《唐韻》人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與切,音茹。水名。《說文》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水經》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鄕西天息山。《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盂山黃柏谷,至原鹿縣,南入於淮,謂之汝口。側有汝口戍,淮汝之交會也。《春秋釋例》汝水至汝隂褒信縣入淮。《詩·周南》遵彼汝墳。又州名。《廣韻》春秋時爲王畿及鄭楚之地。左傳,楚襲梁,及霍,漢爲梁縣,後魏屬汝北郡,隋移于陸渾縣北,遂攺爲汝州。《廣輿記》今屬河南州,西有臨汝城古蹟。又汝寧,郡名。《廣輿記》秦屬潁川,漢曰汝南,元曰汝寧郡,有汝陽縣。又姓。《書

【湛湛】1.露浓貌。《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传:“湛湛,露茂盛貌。”《初学记》卷十三引三国魏王肃《宗庙颂》:“湛湛甘露,济济醴泉,或涌於地,或降於天。”明何景明《甘露颂》:“湛湛瀼瀼,既涂既溽。”清孙枝蔚《贫农夏日吟》:“露湛湛兮晨出,月高高兮夜归。”2.深厚貌;浓重貌。《楚辞·九章·哀郢》:“忠湛湛而愿进兮,妬被离而鄣之。”王逸注:“湛湛,重厚貌。”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示诸生》诗:“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宋刘克庄《贺新郎·九日》词:“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3.聚集貌。《

【江水】即长江。《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高诱注:“江水出岷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岷山,即瀆山也,水曰瀆水矣。又谓之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导也。”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