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无生源,深浅当自挹
诗句 | 读音 |
---|---|
湛湛无生源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二元 拼音: zhàn zhànwú shēngyuán |
深浅当自挹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shēn qiǎndāng|dàngzìyì |
湛湛无生源,深浅当自挹释义
【湛湛】1.露浓貌。《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传:“湛湛,露茂盛貌。”《初学记》卷十三引三国魏王肃《宗庙颂》:“湛湛甘露,济济醴泉,或涌於地,或降於天。”明何景明《甘露颂》:“湛湛瀼瀼,既涂既溽。”清孙枝蔚《贫农夏日吟》:“露湛湛兮晨出,月高高兮夜归。”2.深厚貌;浓重貌。《楚辞·九章·哀郢》:“忠湛湛而愿进兮,妬被离而鄣之。”王逸注:“湛湛,重厚貌。”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示诸生》诗:“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宋刘克庄《贺新郎·九日》词:“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3.聚集貌。《
【无生】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郑玄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晋王该《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唐王维《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明何景明《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康有为《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源】《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水泉本也。《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註》衆水始出爲百源。又水名。《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又姓。《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 《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深浅】1.指水的深浅程度。引申指事物的轻重、大小、多少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论罪源深浅,定法诛,然后絶属之分别矣。”《汉书·宣帝纪》:“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唐独孤及《和赠远》:“借问离居恨深浅,祇应独有庭花知。”2.比喻分寸。《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石灵《捕蝗者》:“有那不识深浅的小伙子,故意嚷道:‘弄不好,连他家坟地也给刨了,别怪人。’”3.偏义。指深。宋李持正《明月逐人来·上元》词:“星河明澹,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
【当】〔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又《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又《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又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又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又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挹】《唐韻》於汲切《集韻》乙及切,音邑。《說文》抒也。《廣韻》酌也。《詩·小雅》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又《大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又《唐韻》伊入切《集韻》《韻會》《正韻》一入切,音揖。義同。又通揖。《荀子·議兵篇》湯武之誅桀紂,拱挹指麾。又通抑。《後漢·光武帝紀》情存損挹,推而不居。《荀子·宥坐篇》挹而損之。《註》挹,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