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
赵瑟正高张,音响清尘埃释义
【音响】1.声音。《列子·周穆王》:“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唐元稹《清都夜境》诗:“南厢儼容卫,音响如可聆。”周立波《湘江一夜》:“再往后,是马蹄涉水的哗哗的音响。”2.指诗文的声韵效果。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宜择韵……若眸、甌,粗俗之类,讽诵而无音响。”《红楼梦》第八九回:“我听见你吟的什么‘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你搁在琴里,觉得音响分外的响亮。”3.犹消息,踪迹。《剪灯新话·申阳洞记》:“虽求寻之意甚切,而荏苒将及半载,
【尘埃】飞扬的灰土。《礼记·曲礼上》:“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鳶。”《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唐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柔石《没有人听完她底哀诉》:“朔风一阵阵地扫清她身上底尘埃和她胸中底苦痛。”2.犹尘俗。《淮南子·俶真训》:“芒然仿佯於尘埃之外,而消摇於无事之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四游记·铁拐独步遇师》:“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非超越尘埃,解脱人事,或愚屯
【赵瑟】。因这种乐器战国时流行于赵国,渑池会上秦王又要赵王鼓瑟(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称。南朝齐谢朓《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秦筝赵瑟,殷勤促柱。”唐白居易《筝》诗:“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清林大中《烈士行》:“秦筝赵瑟翻新声,絳唇玉貌歌喉清。”典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高张】高位而嚣张跋扈。《楚辞·卜居》:“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王逸注:“高张,居朝堂也。”洪兴祖补注:“张音帐,自侈大也。”《水浒传》第一○八回:“方今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的,终不能达九重。”2.谓高涨。明徐枋《送远诗》:“世路悲嶮巇,谗言何高张!”闻一多《文·画展》:“在这复古气焰高张的年代,自然正是你们扬眉吐气的时机。”1.高高张挂。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芳香郁烈,黼帐高张。”《汉书·礼乐志》:“高张四县,乐充宫廷。”颜师古注:“晋灼曰:‘四县,乐四县也,天子宫县。’谓设宫县而高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