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

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

诗句读音
萦窗素月垂文练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íng1sùyuèchuí wén4
照室红炉促曙光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hàoshìhóng lúcùshǔ guāng

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释义

【萦】《廣韻》於營切《集韻》《韻會》娟營切,音褮。《說文》收韏也。《玉篇》縈,旋也。《廣韻》繞也。《詩·周南》葛藟縈之。《釋文》縈,本又作。

【窗】〔古文〕《唐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又《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 《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素】《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訴。《說文》作,白緻繒也。从糸,取其澤也。《九經字》隷省作素。《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釋名》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禮·雜記》純以素。《註》素,生帛也。又《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又《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傳》素,象瑱。又《詩·魏風》不素餐兮。《傳》素,空也。又《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註》凡物無飾曰素。又《禮器》或素或靑。《註》素,尙白。又《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疏》素訓爲直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垂文】文章。《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王逸注:“将垂典雅之文,扬美藻之采,以遗将来贤君,使知己志也。”2.指留传下来的文字。《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思衞鼎之垂文,想晋钟之遗则。”吕延济注:“衞大夫孔悝有大功,铭之於鼎。垂文则铭之字也。”宋叶适《除华文阁侍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谢皇太子笺》:“涇舟咏雅,犹存飞跃之餘;舜阁垂文,復纪賡歌之盛。”3.焕发文采。三国魏曹植《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4.谓饰以文采。《文选·嵇康<琴赋>》:“华绘彫琢,布藻垂文。”张

【练】《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郞甸切,音鍊。《說文》湅繒也。《玉篇》煮漚也。《釋名》練,爛也,煮使委爛也。《急就篇註》練者,煮縑而熟之也。《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練。《註》暴練,練其素而暴之。又小祥服也。《禮·檀弓》練而慨然。又練練衣,黃裏縓緣。《疏》小祥而著練冠練中衣,故曰練也。練衣者,以練爲中衣。又練。《禮·月令》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練桀俊。《戰國策》練以爲揣摩。又選也。《前漢·禮樂志》練時日。又閱歷也。《前漢·韋賢傳》昔靡不練。《註》練猶閱歷之。又姓。《廣韻》何氏姓苑云:南康人。又通作湅

【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失。《說文》實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孔穎達曰》宮室通名。因其四面宆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又《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又宗廟曰世室。《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註》世室,宗廟也。又夫以婦爲室。《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又營室,星名。《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又山名。《

【红炉】烧得很旺的火炉。唐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照室红炉促曙光,縈窗素月垂文练。”唐鲍君徽《惜花吟》:“鶯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煑茗松花香。”些指茶炉。唐吕岩《七言》诗之三六:“红炉迸溅炼金英,一点灵珠透室明。”此指道教炼丹炉。明李贽《观音问》:“若我则又贪生怕死之尤者,虽死后犹怕焚化,故特地为塔屋於龙湖之上,敢以未死之身自入於红炉乎?”此指焚尸炉。2.今亦指打铁炉。

【促】《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迫也,近也,密也。又局促小,貌。《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又刺促。《晉書·潘岳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註》受役於世也。又與趣同。

【曙光】网1.黎明的阳光。唐太宗《除夜》诗:“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明高启《御沟观鹅》诗:“白雪泛金塘,羣翻动曙光。”丁玲《阿毛姑娘》:“她趁着一点点曙光跑出家门。”2.比喻美好的前景。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