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起遗逸,草泽咸搜罗
诏书起遗逸,草泽咸搜罗释义
【诏书】令。《史记·儒林列传》:“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敕。”《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不一日,哲宗皇帝晏驾,新天子即位,颁下詔书,大赦天下。”陈白尘《大风歌》第一部第二章:“吕雉冷笑道:‘陈平、周勃是奉先皇帝诏书前去斩樊哙,三妹今日进宫,究竟是来吊丧,还是向先皇帝算帐?’”
【遗逸】“遗佚”。亦作“遗軼”。1.遗漏;遗弃而不用。《孟子·公孙丑上》:“进不隐贤,必其以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列子·黄帝》:“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元刘祁《归潜志》卷十:“夫科举本以取天下英才,格律其大约也,或者捨彼取此,使士有遗逸之嗟。”清唐孙华《送宫恕堂北上》诗:“况今名俊尽鶱腾,遗佚奇才只一箇。”2.遗失;散失。《北齐书·卢文伟传》:“﹝卢询祖﹞有文集十卷,皆致遗逸。”宋苏辙《上皇帝书》:“苟诚以为有遗才焉,则今所谓遗逸之书,有以收之矣。”宋苏辙《进御集表》:“臣顷被圣旨编
【泽】〔古文〕《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周語》澤,水之鐘也。《風俗通·山澤篇》水草交厝,名之爲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又光潤也。《禮·少儀》澤劒首。又雨澤。《易·夬卦》澤上于天。又德澤。《書·畢命》澤潤生民。又洗濯曰澤。《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以手宜潔淨,不得臨食始捼莎也。又褻衣曰澤。《詩·秦風》與子同澤。《箋》袴也。又香澤。《梁文帝樂府》八月香油好煎澤。又澤宮。《禮·射儀》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又州名。《韻會》秦上黨郡,隋爲澤州。又《集韻》《正韻》施隻切
【咸】《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又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又《易·雜卦》咸,速也。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又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又星名。
【搜罗】1.访求罗致;搜集。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白新墓碑》:“代宗之初,搜罗俊逸,拜公左拾遗。”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復字画可称,至太宗皇帝始搜罗法书。”明唐顺之《答俞教谕书》:“僕於甲科人才固未尝专有眷眷搜罗之心。”朱光潜《艺文杂谈·谈书牍》:“赖古堂《尺牍新钞》搜罗较富。”2.亦作“搜逻”。谓巡回搜索。宋欧阳修《南獠》诗:“搜罗一月餘,不战师自罢。”宋司马光《和王介甫烘虱》:“我归彼出疲奔命,备北惊南厌搜逻。”《红楼梦》第一○二回:“这样的大排场,我打量拿着妖怪给我们瞧瞧到底是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