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我近弼,相礼不过
昭我近弼,相礼不过释义
【相礼】赞礼。《国语·楚语上》:“问谁相礼,则华元、駟騑。”南朝梁沉约《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之三》:“百司扬职,九宾相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徐达相礼到客人坐定了席,正要‘请汤!’‘请酒!’是件赞唱,忽然不见了他。”《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齐景公﹞既至絳州,见了晋昭公,昭公设宴享之。晋国是荀吴相礼,齐国是晏婴相礼。”
【不过】1.无差错。《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孔颖达疏:“若天地以顺而动则日月不有过差,依其晷度。”2.不超越;不能超越。《管子·立政》:“凡上贤不过等,使能不兼官。”尹知章注:“谓上贤虽才用絶伦无得过其劳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宋曾巩《与王深甫书》:“比承諭及介父所作王令誌文,以为杨子不过,恐不然也。”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几千年的老古语,还有个错!”3.不经过;不进入。《淮南子·说山训》:“曾子立孝,不过胜母
【昭】《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招。《說文》日明也。《爾雅·釋詁》昭,見也。《博雅》明也。《玉篇》光也。《廣韻》著也,覿也。《易·晉卦》君子以自昭明德。《書·堯典》百姓昭明。《詩·大雅》於昭于天。又《禮·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又《祭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魯語》明者爲昭,次者爲穆。又《禮·樂記》蟄蟲昭蘇。《註》昭,曉也。蟄蟲以發生爲曉,更息曰蘇。又姓。《戰國策》楚有昭奚恤。《屈原·離騷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又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近弼】接近帝王的辅弼之臣。宋苏轼《司马光左仆射追封温国公》:“粤惟先朝,延登近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