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庭前柏树子,昆仑眼睛如点漆
诗句 | 读音 |
---|---|
赵州庭前柏树子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zhào zhōutíngqiánbǎi|bó|bòshù zǐ |
昆仑眼睛如点漆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kūn lúnyǎn jīngrúdiǎn qī |
赵州庭前柏树子,昆仑眼睛如点漆释义
【赵州】僧从谂。南泉普愿禅师弟子。因其住持于赵州(今河北省赵县)观音院,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世称“赵州和尚”。简称“赵州”。《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宋范成大《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浮丘,祖意慵参老赵州。”清钱谦益《石林长老七十序》:“赵州年一百二十八,十方行脚。则七十已后,正其整理腰包,办草鞋钱之日也。”
【庭】《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宮中也。《玉篇》庭,堂階前也。《易·節卦》不出戸庭,无咎。《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又官名。《周禮·秋官》庭氏。《註》主射夭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又《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詩·小雅》播厥百穀,旣庭且碩。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爲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又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又洞庭,湖名。《楚辭·九歌》洞庭
【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百。《說文》椈也。《六書精蘊》柏,隂木也。木皆屬陽,而柏向隂指西,蓋木之有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又《春秋緯》諸侯墓樹柏。《前漢·東方朔傳》柏者,鬼之廷也。又大也。與伯通。《釋名》柏車,大車也。又逼也。與廹同。《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鄭註》柏席,廹地之席。《史記·漢高紀》柏人者,廹于人也。《漢·武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又國名。在河南西平縣。又山名。《書·禹貢》導淮自桐柏。又《前漢·武帝紀》起柏梁臺。又姓。《姓譜》戰國柏直,漢柏英。又叶卜各切,音
【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公羊传·僖公三年》:“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何休注:“无易本正当立之子。”《穀梁传·僖公九年》:“毋易树子。”范宁注:“树子,嫡子。”清梁章鉅《称谓录·子》:“诸侯之嫡子,天子命为之嗣者,曰树子。”2.即树。《晋书·孙绰传》:“﹝绰﹞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宋杨万里《题韩亭韩木》诗之二:“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韩。”典
【昆仑】亦作“崐仑2”。1.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崑崙兮,路修远以周流。”唐韩愈《杂诗》之三:“崑崙高万里,岁尽道苦邅。”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崑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崐崘、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
【眼睛】1.眼的通称。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唐韩偓《蜻蜓》诗:“碧玉眼睛云母翅,轻於粉蝶瘦於蜂。”《英烈传》第四一回:“众人听了,俱説耳朵里也不得闻,眼睛里也不曾见,要都跟随元帅上山,到庙中探望。”茅盾《诗与散文》:“一对不大不小眼睛,凝睇时荡漾生幽波,瞬动时燃炽着热情。”2.指眼力;眼光。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著金刚眼睛,庶不眩於旁门小法。”鲁迅《集外集拾遗·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小说是给人消闲的,是为酒馀茶后之用。”老舍《四世同堂》七三
【点漆】貌。《晋书·杜乂传》:“美姿容,有盛名於江左,王羲之见而目之,曰:‘肤若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人也。’”《宋书·谢晦传》:“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鬢髮如点漆。”宋辛弃疾《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上戏作》词:“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清吴趼人《侠妓》:“席间见一妓,星眸点漆,樱唇绽红,丽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