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德秀简介

真德秀简介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县晋阳镇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

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未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

真德秀是南宋后期与魏了翁齐名的一位著名理学家,也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真德秀相关资料

真德秀生平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字景元,后改景希。宋淳熙五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于福建浦城仙阳的一个贫寒之家。自幼聪颖,4岁开始读书,即能一过成诵。德秀从小爱好学习,在学习中勤奋过人。据其学生刘某在他死后所写的《行状》记载:“入小学夜归,尝置书枕旁”,深夜还在蚊帐中看书,以至蚊帐被蜡烛薰成黑色。当其他儿童玩水游戏之时,德秀就把这些儿童的书… 详细介绍

真德秀理学思想

真德秀的理学思想基本上是祖述朱熹,他对朱熹极为推崇,尊之为“百代宗师”,并自谓对朱学“尝私涉而有所得”。朱熹在儒学中能够占居那样崇高的地位,除了其自身对儒学巨大贡献之外,也与真德秀和魏了翁等人的宣扬分不开。作为朱熹之后学,真德秀的主要任务在于振兴和发扬理学,在学术贡献上重在阐发运用,但缺乏建树。全祖望说:“魏鹤山、真西山两家学术虽同出于考亭,而鹤山识力横绝,… 详细介绍

真德秀评价

宋明理学在南来后期的思想统治地位之确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统治和加强思想统治的需要,同时也是理学本身全面发展达到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当时一批著名的理学家如胡宏、吕祖谦、朱熹、张栻、陆九洲等人在思想界享有极高的声望,特别是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经过其后学的宣扬,形成了为其他学说不可取代的大思潮。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经过一… 详细介绍

真德秀的热门古诗

赠陈子长

粉省郎官出把麾,故人何以赠箴规。孔门仁恕真心法,汉吏循良乃吏师。听讼莫刀嫌似笔,爱民终见□成碑。玉麟夜语如相问,为说如今两鬓丝。

赠岳相师

平生惯读横渠铭,不读许负天纲书。穷通欢戚若有二,天之玉女元非殊。但应内省无所疚,所必从君问休咎。北窗燕坐寂无言,时听幽禽哢晴昼。

登南岳山

烟霞本成癖,况复游名山。举手招白云,欲纳怀袖间。咄哉亦痴绝,有著即名贪。振衣遇长风,浩浩天地宽。

赠梓潼袁君西归

君辞万时蜀,东游海之壖。所挟大易数,自谓探幽玄。纵横布筹算,妙若蓍之圆。殷勤扣其说,得数须得全。人生穹壤间,其孰司陶甄。短长辨凫鹤,百一分夔蚿。造物初何必,赋受自尔偏。数有饶与乏,定命谁能迁。理则无夸盈,一性各浑然。颜跖偶寿夭,尧桀非愚贤。缅怀乐正子,圣门得真传。全生必个归,此语星日悬。予生故多奇,荣枯听诸天。独有任道心,未死须乾乾。君提空囊至,又复垂橐旋。岂尝卜而来,所遇非昔泉。术工用乃拙,为子笑且怜。矢诗苦不多,聊压瞿唐船。

长沙新第呈诸学士

莫清彼潇江,莫峻彼衡岳。澄光挟秀气,日夜相回薄。月吸珠含胎,虹贯玉生璞。子方有苗裔,温然粹而悫。一童与三何,双凤两鸑鷟。奋身辞草莱,正论吐谔谔。彤庭拜恩归,天香尚盈握。良才国之宝,一见我心乐。平生功名会,万里初著脚。永肩致主念,更勉经世学。锱铢分义利,毫缕辨纯驳。相期激清风,与俗洗氛浊。谁欤指其南,是邦有先觉。

真德秀的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