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真容近,巍峨大象悬
咫尺真容近,巍峨大象悬释义
【咫】《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周制,寸尺咫尋,皆以人之體爲法。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晉語》文公學讀書於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註》咫,咫尺閒也。《魯語》肅愼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又《楚語》是知天咫,安知民則。《註》咫言少也,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又《酉陽雜俎》書目有天咫。 《集韻》或作。
【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赤。《說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十寸爲尺,規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家語》布指知尺,舒肱知尋。《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蔡邕·獨斷》夏十寸爲尺,殷九寸爲尺,周八寸爲尺。《周禮·司市》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又大尺曰施。《管子·地員篇》其施五尺。《註》施音遺,大尺之名。又《小爾雅》五尺謂之墨。《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註》五尺爲墨,倍墨爲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其名
【真容】真实的容貌。亦指画像、塑像。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寺上经函,至今犹存。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於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唐元稹《度门寺》诗:“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衝,由旬排讲座,丈六写真容。”《资治通鉴·唐代宗永泰元年》:“玄宗之离蜀也,以所居行宫为道士观,仍铸金为真容。”叶圣陶《苦辛》:“可是对于最亲近的几家亲戚,我仍旧去‘拜年’,因为父亲说,‘那几家的祖先的真容,总得去拜一拜。’”
【近】〔古文〕《廣韻》其謹切《集韻》《韻會》《正韻》巨謹切,音瘽。《玉篇》不遠也。《詩·小雅》會言近止。《易·繫辭》近取諸身。又《廣韻》幾也。言庶幾也。《論語·其庶乎註》庶言近道也。又《韻會》迫也。《易·繫辭》二多譽,四多懼,近也。《註》位偪于君也。又《廣韻》《集韻》《韻會》巨靳切,音覲。《說文》附也。《增韻》親也,近之也。《書·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又《洪範》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韻會》凡遠近之近,上聲。附近之近,去聲。又《集韻》居吏切,音記。已也。辭也。《詩·大雅》往近王舅。《註》辭也。
【巍峨】“巍峩”。1.高大;高大雄伟。《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张铣注:“巍峨岌嶪,高壮貌。”晋葛洪《抱扑子·博喻》:“五岳巍峨,不以藏疾伤其极天之高。”唐孟郊《自叹》诗:“太行耸巍峩,是天产不平。”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北有小城,城中楼殿巍峩,若王居。”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八章:“故宫的傍晚……瑰丽堂皇的角楼巍峨地矗立在这傍晚的浮云下面。”2.倾侧不稳。多形容醉态。《云笈七籤》卷一一一:“扈谦者,魏郡人也。性纵诞,不耻恶食,好饮酒……常作巍峩醉。”3.比喻居高第,名列
【大象】1.《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孔颖达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2.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河上公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晋干宝《晋纪总论》:“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3.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晋陆机《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晋陶潜《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唐杨炯《
【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从心。《孟子》猶解倒懸。又叶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