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诗句读音
由之以全平仄: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yóuzhīyǐquán
至道泱泱兮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zhì dàoyāng yāngxī

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释义

【由】《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又《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又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又《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至道】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郑玄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陈澔集说引应氏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晋陆机《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2.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3.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

【泱泱】水深广貌。《诗·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毛传:“泱泱,深广貌。”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其在滔滔之江,泱泱之海,则寧易得而染之。”冰心《寄小读者》二六:“湖水泱泱,往返十里。”2.气势宏大。《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南朝梁何逊《七召·治化》:“荡荡薰风,泱泱大典。”柔石《二月》五:“我希望革命早些成功,使中华二字一跃而惊人,为世界的泱泱乎大国!”冰心《寄小读者》十八:“我迟迟不忍下舱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