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
诗句 | 读音 |
---|---|
扫荡飘忽 |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sǎo dàngpiāo hū |
看指挥整办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kàn|kānzhǐ huīzhěng bàn |
只合是、端坐王朝 | 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hī héshìduān zuòwáng cháo |
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挥整办,扫荡飘忽释义
【扫荡】亦作“扫盪”。扫除涤荡;荡平。《晋书·刘琨传》:“是以居于王位,以答天下,庶以克復圣主,扫荡讎耻。”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云骑乱汉南,纪郢皆扫盪。”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扫荡妖孽,廓清寰宇。”宋王安石《<周礼>义序》:“太平之遗跡,扫荡几尽,学者所见,无復全经。”明何景明《陇石行送徐少参》诗:“圣朝扫盪无烽烟,射猎之地为桑田。”柳青《铜墙铁壁》第七章:“经过两昼夜的扫荡战,消灭了二十二军两个团。”见“扫荡”。
【飘忽】貌;轻快貌。战国楚宋玉《风赋》:“飘忽淜滂,激颺熛怒。”《文选·傅毅<舞赋>》:“蜲蛇姌嫋,云转飘曶。”李善注:“曶,与‘忽’同。”刘良注:“飘忽,轻疾貌也。”宋李纲《论福建海寇札子》:“以水夫驾舟,以官军施放弩弓火药,虽贼櫂飘忽,可以追逐掩击。”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2.指光阴迅速消逝或时间短暂。《文选·陆机<叹逝赋>》:“时飘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将及。”李善注引《思玄赋》:“辰倏忽其不再。”宋王安石《忆鄞县东吴太白
【指挥】。亦作“指撝”。1.以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易·谦》“六四,无不利撝谦”三国魏王弼注:“指撝皆谦,不违则也。”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见光在松树上拊手指挥嗤笑之,綝问侍从,皆无所见。”唐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老儒则端坐石磴上,讲《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章,字剖句析,指挥顾盼,如与四五人对语。”2.发令调遣。《荀子·议兵》:“汤武之诛桀紂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桀
【整办】辨”。整治,办理。《后汉书·左雄传》:“谓杀害不辜为威风,聚敛整辨为贤能,以理己安民为劣弱,以奉法循理为不化。”辨,一本作“办”。《南史·沉庆之传》:“庆之曰:‘君但当知笔札之事。’于是处分,旬日内外整办,时皆谓神兵。”宋陈亮《凌夫人何氏墓志铭》:“家政出於舅姑,而辅其内事惟谨,房户细碎,无不整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里面主人见説海客到了,连忙先发银子,唤厨户,整办酒席几十桌。”
【只合】只应;本来就应该。唐薛能《游嘉州后溪》诗:“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茅盾《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黄浦江里。”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端坐】1.安坐;正坐。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今苟以己无惨怛寃痛,故端坐相仍。”汪继培笺:“端坐,犹言安坐也。”《北史·高昂传》:“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就按於清元小殿……时唯妃女弟秦国夫人端坐视之。”清刘大櫆《翰林侍讲张君墓志铭》:“君与人饮酒,淋漓终日如不厌;及其闭门端坐,未尝一持杯斝。”2.谓安然栖息。《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乌生》:“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
【王朝】1.谓天子视朝。《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郑玄注:“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师氏﹞察王之视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则当前以詔王。”2.犹朝廷。《汉书·韦贤传》:“王朝肃清,唯俊之庭。”宋陆游《董逃行》:“危难继作如崩涛,王朝荒秽谁復薅。”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而此史者,记事与言之凭藉;异夫三代属於王朝公廷,一氏一人之典要。”3.犹朝代。历史上指一个国家由某一家族统治的时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此后历代统一王朝订立的制度,基本上是沿袭秦制。”